下载此文档

古诗词中的修辞手法.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细心整理
古诗词中的修辞手法
2015-03-28 
1.譬如
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如:“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了历史之势必。
10、用典
用典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能够起到含蓄、洗练、委婉和联想翩翩等作用,在增加了作品意蕴的同时,也给阅读造成了必需的影响。对于鉴赏者来说,假如不了解典故的含义,就不能很好的读懂这些诗歌,更谈不上鉴赏。所以必需对作品中的“典故”有个初步的理解,透过原来典故中的本意进而理解出用典后所表达出的新的含义。一般而言,古诗词中的用典有以下几种情形:
①化用前人语句。
如《孟子》中的“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莩而不知发”,为杜甫点化,在《咏怀五百字》中写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②引用神话故事。
如李贺的《李凭弹箜篌引》,有“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有“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还有“吴质不眠倚佳树,露脚斜飞湿寒兔”的诗句,都是形容李凭弹的好。引用神话传闻,能增加诗词的艺术表现力,构成特殊的艺术境界。
③运用历史故事。
比方,汉文帝〔刘恒〕爱贾谊之才,将他从长沙招回,在宣室接见,而李商隐写《贾生》,却用“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的诗句,挖苦汉文帝不能真正重用贾谊,这是对汉文帝接见贾谊的反用。通过反用,实那么慨叹自己的明珠暗投。
细心整理
再如《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三、四句借用飞将军李广的典故,《史记•李将军传》中说:“〔李〕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清人沈德潜认为这首诗“盖言师劳力竭,而功不成,由将非其人之故;得飞将军备边边,烽自熄”。因此,三、四句是借用飞将军李广的典故,对当时领兵远征的主将进展了指责。
11、互文
“互文”即古代诗文的相邻句子中所用的词语相互补充,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是古汉语中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在古诗词中的运用一般有两种表现形式:
A为了幸免词语单调重复,行文时交替运用同义词,这种互文的特点是在一样或根本一样的词组或句子里,处于相应位置的词可以互释。这样可以从确定词义来推知另一未知词义。
如:“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其中的“用”和“以”处相应的位置,由此可推知“以”就是“用”的意思。又如“求全指责”这一成语,其中“求”及“责”处于相应位置,由此可推知两词同义。这类互文是简洁理解和驾驭的。
B是出于字数的约束、格律的限制或表达艺术的须要,必需用简洁的文字、含蓄而凝练的语句来表达丰富的内容,于是把两个事物在上下文中只出现一个而省略另一个,即“两物各举一边而省文”,以收到言简意繁的效果。理解这种互文时,必需把上下文保存的词语结合起来,使之相互补充、彼此衬托才能现出其原意,故习惯上称之为“互文见义”。
细心整理
如“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古诗十九首》〕其上句省去了“皎皎”,下句省去了“迢迢”,既“迢迢”不仅指牵牛星,亦指河汉女,“皎皎”不仅指河汉女,亦指牵牛星。两词互文见义。
互文见义常见诗句:
〔1〕歧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江南逢李龟年》〕〔“见”及“闻”互文见义〕
〔2〕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木

古诗词中的修辞手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awa
  • 文件大小16 KB
  • 时间2022-05-1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