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对缅甸的PEST分析
(二)法律环境 ■关税及进口管理制度 缅带出外汇的相关规定、矿业开发管理体制、政策及法规”等,来吸引投资和技术,培养投资环境,特别是对制造业的扶持,鼓励使用国货,实施多卖、少买的外贸战略。 缅甸在对外贸易上采取市场配置资源,鼓励私人投资和创办企业,为开展对外贸易和吸引外来投资,实行经济开放政策。其投资目标政策是促进和扩大出口,开发需耗巨资的自然资源,获得高薪技术。支持和帮助需引进大量资金的先进和服务性项目,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开发节能产品,促进区域发展。
中缅贸易合作概况
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后,中缅经济贸易密度增加,东盟国家以及亚洲其他国家对缅甸的影响有所减弱。中国已成为缅甸第一或第二贸易伙伴。 据中国海关统计,2007年,,%,,%,,%。,占缅对外贸易第二位。2008年,,%,,%,,%,。 中国向缅甸出口的商品有:船、机车、车厢、 钢轨、飞机、柴油机、拖拉机、农用汽车、汽车 、自行车;水泥、燃料油、石蜡、明矾、化肥、化工原料;香烟、啤酒、奶粉;药品;布料、棉纱、针织品、纺织品;电池、洗衣粉、热水壶、陶瓷餐具、日用百货等。中国从缅甸进口的主要商品有: 木材、玉石、豆类、芝麻、鱼虾等海产品、生皮、芒果、龙眼、藤条、木棉、铜矿沙、锰矿石等。
对缅甸的投资环境的分析
总体来说,缅甸的投资环境是比较差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不能满足投资者的需求。缅甸工业十分落后,交通、能源、水电,邮电通信等基础设施落后且严重不足。迄今,缅甸全国的发电总装机容量仅为 1172 兆瓦,供电严重不足,致使工厂的开工率不到50%,连外国使团的用电都无法保障。
第二,汇率极不合理。缅甸中央银行确定的缅甸货币缅元兑换美无和人民币等外汇的官价极不合理,比价不合理使外商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缅甸的黑市汇率与官方汇率相差几十倍,使外国投资者不得不先用外汇进口货物售卖后换取黑市价缅币再进行投资活动,无疑大大增加了投资者的麻烦。另外,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缅币比值不断下跌。据有关人士估计,泰缅边贸中,约 20% 的商人使用泰铢,泰铢的不断下跌,致使缅币上市比值随之大跌。汇率的不稳,也使外资因资产收益率下降而却步。
第三,财政赤字和通货膨胀率较高。 1995 年缅甸财政赤字达 亿缅无,通货膨胀率为 %,家庭消费指数也在 24% 以上,而 2002~2003 年度,通货膨胀率为 %。
第四,缅甸行政体制陈旧,文牍主义严重,人治色彩浓厚,办事效率低,贿赂贪污现象时有发生。
另外,缅甸的外资企业的优惠待遇远远赶不上其他东盟国家,而且限制多,自主权少。很小的事也要层层上报,审批手续复杂,费时费力。因此,在缅甸的外资宁可独资也不与缅甸合资。但独资也存在问题,缅甸政府规定,独资企业所用水电费必须用美元结算,由于 存在双重汇价(自由市场汇价与官方汇价相差 60 多倍),外资企业负担很重。此外,各种摊派接连不断。所有这些令外国投资者望而却步。
投资的有利因素
尽管存在着上述的不利因素,缅甸的市场对外国投资者来说仍然具有强大的诱惑力。在缅甸进行投资有以下几个有利因素:
1、丰富的自然资源没有充分得到利用,深具开发潜力
缅甸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森林覆盖率为 %;矿产资源种类繁多,而缅甸宝石、玉石以储量大、质地优而享誉世界;缅甸江河纵横,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居东南亚各国首位,尤以萨尔温江 (在中国境内为怒江)蕴藏量最为丰富;缅甸拥有大陆架 12 万平方千米,因此渔业资源也很丰富,年理论捕捞量为 230 万吨以上,目前仅开发 70 万吨左右;缅甸的可耕地为 1849 万公顷,现有耕地 1232 万公顷,占可耕地的 %,尚有许多荒地有待开垦;缅甸旅游资源也很丰富,北部有 4000 米以上的高山雪景,中部有佛塔林,南部有典型的热带风光,是目前世界上旅游资源几乎没有受到工业化污染的国家之一。
2、缅甸的劳动力资源丰富,且素质较高 缅甸工人的平均月工资约 2000 缅元,按目前黑市汇率折算仅为
对缅甸的PEST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