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经济学研究方法探析
黄维芳 摘要:实验经济学作为一种研究方法为越来越多的经济学相关领域所借鉴,经济学已成为一门实验性科学。因此,明确实验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把握实验经济学的实验控制,明晰实验设计与实验结果汇报程序,指出实验研个方向是基于博弈论的个体行为研究,包括讨价还价、协调、信任、公平、互惠、利他等;另一个方向是以卡尼曼(Kahneman)和特沃思基(Tversky)开创的风险与不确定下的个体决策。
二、实验经济学的实验控制
实验经济学研究的一个基本方法是在实验室中通过构造一个可操作的微观经济环境,以控制必要的变量,从而实现对有关变量的定量测度。实验经济学实验室控制主要包括:实验室环境控制、实验室交易制度控制和被试报酬的激励控制三个方面。
。实验环境描述的是由实验主持人控制的一些外生变量,包括被试的人数和偏好、初始禀赋与行为约束条件、信息结构。在经济学实验设计中,利用“诱发价值”技术来实现对被试偏好、初始禀赋与行为约束条件的控制,通过规定实验规则与实验语言以控制实验交易制度。通过实施这些控制,实验主持人可以分析导致观测到的数据与理论预测之间差异的原因。如果通过实验观测到的数据与理论预测一致,说明理论具有预测力,同时也证明了实验设计中的环境与制度控制是符合特定实验要求的。如果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测显著不一致,在对理论预测进行评价之前,需要首先证实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测之间是否存在系统性违反。因此,需要谨慎对实验进行重新检验。
。实验室交易制度明确规定了谁应该与谁交流以及交流的范围和程度、谁在什么时间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行动、被试的行为如何影响其收益等。实验室交易制度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不同的交易制度会诱发不同的实验结果,在经济学实验中,被试的经济决策和行为与具体的实验室交易制度密切相关。实验研究表明:交易制度的细微变化对实验结果具有很大的影响。基于这一原因,交易制度设计成为实验经济学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因为被试个体的选择信息(如出价)所产生的结果受制于既定的实验室交易制度。因此,一个没有明确界定交易制度的实验,其实验结果对理论检验和进行预测没有任何作用。
。无论是实验环境控制还是实验交易制度控制,其共同目的要实现对被试的激励控制。在实验中一般以现金或成绩作为报酬,这种支付目的是为了诱发实验控制的一些特征,这一诱发价值手段需要满足以下三个条件。(1)单调性(Monotonieity)。即被试认为报酬量越多越好而且不存在饱和状态,这要求被试在实验中所得到的报酬存在非厌足性。因此,通常用真实的货币作为被试报酬,其优点就在于货币报酬可以细分,同时,不像其他商品那样具有厌足性(如水杯、巧克力等 )。(2)凸显性(Saliency)。凸显性是指被试所得到的报酬必须与被试的行动密切相关,它必须根据实验室交易制度来决定。例如,通过诱发价值手段构建的生产者利润函数,根据被试作为生产者得到的利润来支付其货币报酬,这种手段就满足凸显性。相反,那种不考虑被试特定行动与支付之间的关系,而简单的只是给予一定的出场费或赠品的激励方式不满足凸显性。同时,在实验操作中要设计适当的控制措施,保证被试在实验中所获报酬的私密性。(3)优超性(Dominance)。凸显性指的是被试所得到的报酬与
实验经济学研究方法探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