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庐江县城东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庐江县城东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文件·文本 1 1总则 文本执行规定 为庐江县城东新区的规划管理,开展庐江县城东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制定工作。本规划是对本地区发展进行合理定位的基础上,明确本地区未来发展方向及策略, 落实并完善总体规划所确立的发展目标,提出整体的城市空间架构,为城市规划实施管理提供依据,并为编制下层次规划奠定良好的基础。 本规划成果主要包括管理文件和技术文件。管理文件包括规划文本、图则和规划图纸。技术文件包括规划说明书、基础资料汇编等附件,其中规划说明书为必备的技术文件,而基础资料汇编和专题研究报告为非必备技术文件。 规划因下列情况应进行动态调整: (1) 应庐江县人民政府或公民团体、企事业单位要求,经分析可以动态调整的; (2) 对城市规划与建设产生重大影响的项目选址; (3) 按照动态更新程序要求周期性开展更新调整工作。 本规划可因下列情况进行修编: (1) 庐江县城市总体规划修编; (2) 庐江县或该地区发展的形势和目标发生重大变化; (3) 相关的国家和省的强制性技术规范进行修订。 本规划确定的规划期限与《庐江县城市总体规划》保持一致。 依据本规定编制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由庐江县人民政府审批。批准后的规划作为规划管理的依据,应严格遵循。规划调整采用分级审批的办法,调整强制性执行规定的,需报庐江县人民政府审批;调整执行细则的,其中城市环境风貌地段以及其他重要地区由庐江县人民政府审批,一般地区由庐江县规划建设局审批。 本规划的解释权属庐江县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或其授权部门,如需调整, 必须符合《安徽省城市规划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 . 8本规划经庐江县人民政府批准后,自公布之日开始实施。 规划范围城东新区位于庐江县县城东侧。规划范围东到东顾山西麓,西至东门大河,北起庐巢路,南抵军二路。总面积为 5 。 规划单元性质庐江县主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区域级的综合中心,人居环境和谐的现代化城区。 空间形态、功能分区 空间结构根据城东新区的现有空间特色和规划战略,确定总体空间布局结构为:以老城为依托、以城东大道为发展轴,规划区域内部“一个核心、两条轴线、五大片区”的复合型空间结构。逐步形成轴带结合、梯度推进的组团式集合布局,并将该布局结构的土地利用规划融入到自然生态中。“一核”为城市区域中心,位于城东大道与内环路交汇处周边地区,包括商业中心、政务中心和公共活动中心; “两轴”为依托城东大道的现代城市风貌轴和沿经四路的中心景观轴。“五片区”以城市空间结构形态和自然水系将规划区分为城东大道西段的办公商业片区;城东大道东段的文化教育片区:城东大道南、北两侧的两大居住片区和东顾山西麓的文体休闲片区,各个片区以纵横轴线串联。 功能分区彰显一个核心:在城东大道和内环路交叉口周围,形成核心区域,规划中以高层建筑板块来强化地块向心力,成为视觉焦点,以便形成城东新区的地标。该区域以行政办公为主,集文化娱乐、商业金融等为一体,结合中央水面和公园等开放空间,依托其便利的交通条件,带动周边地块的发展。发展两条轴线:为了强化城市的识别性,突出现代化新城的风貌,丰富城市自然和人文景观,以城东大道、经四路形成新区南北向和东西向的主要轴线,其中城东大道重在展示现代城市中心形象和自然滨水景观,沿城东大道北侧适当布置行政办公、商业金融等办公写字楼,南侧主要为商业设施、文化体育和湖滨公园;经四路为贯穿庐江县城东新区控制性规划——管理文件·文本 2 新城南北两大居住区的景观轴线,在经四路两侧主要布置景观节点和居住区社区服务组团。推进五大片区: ?办公商业片区位于城东大道西段,主要包括商业服务、行政办公、居住等功能。?文化教育片区位于城东大道东段,主要包括教育、文化娱乐、体育、居住等功能。?北侧居住片区位城东大道以北、纬二路两侧,以二类居住为主、包含适当的商业、服务、教育等功能。?南侧居住片区位于城东大道以南、纬四路两侧,主要为二类居住为主,包含适当的商业、服务、教育等功能,并布置约 公顷的拆迁安置区。?东顾山西麓文体休闲片区位于外环路以东、东顾山西侧。形成一体化开敞空间体系:将城东大道和经四路分别打造成新区的东西向和南北向绿化开敞空间主轴线,东顾山在外环路西侧沿纬二路和纬四路伸入两条绿楔,至经四路为止并生成绿化节点。在这五条绿化轴线形成新城的绿化网络基础上,在局部放大生成绿化节点或景观和核心,形成新城的一体化开敞空间体系。 人口规模、用地规模 规划期内人口控制规模: 万。 规划总用地: 平方公里,其
徽安省庐江县城东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