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免疫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
免疫(immunity)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平衡和稳定的功能。
免疫防御(immune defense)防止外界病原体的入侵及清除已入侵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真菌、支原体、母细胞和有丝分裂,激活某一类淋巴细胞的全部克隆,因而被认为是一种非特异性的淋巴细胞多克隆激活剂。
第四章
抗体(antibody,Ag)是介导体液免疫的重要效应分子,是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所产生的糖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清等体液中,通过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体液免疫功能。
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统一命名为免疫球蛋白。
高变区(hypervariable region,HVR)或互补决定区(complementarity determining region,CDR)重链和轻链的V区各有3个区域的氨基酸的组成和排列顺序高度可变,称为~。
J链(joining chain)是一富含半胱氨酸的多肽链,由浆细胞合成,主要功能是将单体Ig分子连接为二聚体或多聚体。
分泌片(secretory piece,SP)又称为分泌成分(SC),是分泌型IgA分子上的一个辅助成分,为一种含糖的肽链,由粘膜上皮细胞合成和分泌,并结合于IgA二聚体上,使其成为分泌型IgA(sIgA),并一起被分泌到粘膜表位。分泌片具有保护分泌型IgA的铰链区免受蛋白水解酶降解的作用,并介导IgA二聚体从粘膜下通过粘膜等细胞转运到黏膜表面。
同种型 存在于同种抗体分子中的抗原表位即为同种型,是同一种属所有个体Ig分子共有的抗原特异性标志。
同种异型 同一种属但不同个体来源的抗体分子也具有免疫原性,也可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这种存在于同种但不同个体中的免疫原性,成为同种异型。
独特型 同一种属、同一个体来源的抗体分子,其免疫原性亦不尽相同,成为独特型,是每个免疫球蛋白分子所特有的抗原特异性标志,其表位又称为独特位。
调理作用(opsonization)指抗体如IgG(特别是IgG1和IgG3)的Fc段可与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上的IgG Fc受体结合,从而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指具有杀伤活性的细胞如NK细胞通过其表面表达的Fc受体识别包被于靶抗原(如细菌或肿瘤细胞)上抗体的Fc段,直接杀伤靶细胞。
多克隆抗体(polyclonal antibody,pAb)天然抗原分子中常含有多种不同抗原特异性的抗原表位,以该抗原物质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体内多个B细胞克隆被激活,产生的抗体中实际上含有多种不同抗原表位
的免疫球蛋白,是为多克隆抗体。
单克隆抗体 经筛选和克隆化的杂交瘤细胞仅能合成及分泌抗单一抗原表位的特异性抗体,是为单克隆抗体。
第五章
补体(complement,C)新鲜血清中的一种不耐热的可辅助特异性抗体介导的溶菌作用的酶活性蛋白成分。
补体固有成分指存在于血浆及体液中,构成补体基本组成的蛋白质。包括C1-C9,B,D因子等。
补体调节蛋白(complement regulatory protein)指存在于血浆中和细胞膜表面,通过调节补体激活途径中关键酶而控制补体活化强度和范围的蛋白分子。包括P,I,H因子等。
补体受体(complement receptor, CR)指存在于不同细胞膜表面,能与补体激活过程所形成的活性片段相结合。介导多种生物效应的受体分子。包括CR1-CR5等。
经典激活途径(classical pathway)指激活物与C1q结合,顺序活化C1r、C1s、C2、C4、C3,形成C3转化酶与C5转化酶的级联酶促反应过程。
旁路激活途径(alternative pathway)又称替代激活途径,其不依赖于抗体,而由微生物或外源异物直接激活C3,由B因子、D因子和备解素参与,形成C3转化酶与C5转化酶的级联酶促反应过程。
MBL途径(MBL pathway)又称凝集素途径(lectin pathway)指由血浆中甘露糖结合的凝集素直接识别多种病原微生物表面的N氨基半乳糖或甘露糖,继而依次活化MASP1、MASP2、C4、C2、C3,形成与经典途径中相同的C3转化酶与C5转化酶的级联酶促反应过程。
第六章
细胞因子(cytokine)是由免疫原、丝裂原或其他因子刺激细胞所产生的低分子量可溶性蛋白质,为生物信息分子,具有调节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应答,促进造血,以及刺激细胞活化、增殖和分化等功能。
细胞因子的多效性一种细胞因子可作用于不同的靶细胞,产
医学免疫学名词解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