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城】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照旧烟笼十里堤。:原址在南京市玄武湖旁,六朝时是帝王荒淫享乐的场所。、临春、望仙三座高楼,以供玩耍,并自谱?玉树后庭花?【台城】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照旧烟笼十里堤。:原址在南京市玄武湖旁,六朝时是帝王荒淫享乐的场所。、临春、望仙三座高楼,以供玩耍,并自谱?玉树后庭花?,中有“玉树后庭花,花开不复久〞之句。、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译文 “江雨霏霏江草齐〞:暮春三月,江南的春雨,密而且细,在霏霏雨丝中,江边绿草如茵,四望迷蒙,烟笼雾罩,如梦如幻,不免引人遐思。 “六朝如梦鸟空啼〞:佳木葱茏,草长莺飞,处处显出了自然界的活力。诗人在欢快婉转的鸟啼声中,追想起曾在台城追欢逐乐的六朝统治者,都早已成为历史上来去匆匆的过客,豪华壮丽的台城也成了供人瞻仰凭吊的历史遗迹。 “无情最是台城柳〞:最无情的就是那台城的杨柳,它既不管人事兴衰与朝代更迭,也不管诗人凭吊历史遗迹引起的今昔盛衰的感伤与怅惘。 “照旧烟笼十里堤〞:(繁茂的杨柳)仍然在烟雾覆盖的十里长堤边随风飘曳,照旧能给人以欣欣向荣的感觉,让人想起当年繁荣兴盛的场面。赏析 这是一首凭吊六朝古迹的诗。台城,原址在今南京市鸡鸣山南,本是三国时代吴国的后苑城,东晋成帝时改建。从东晋到南朝完毕,这里一直是朝廷台省〔中央政府〕和皇宫所在地,既是政治中枢,又是帝王荒淫享乐的场所。中唐时期,昔日繁华的台城已是“万户千门成野草〞;到了唐末,这里就更荒废不堪了。 吊古诗多触景生情,借景寄慨,写得比较虚。这首诗那么比同类作品更空灵蕴藉。它从头到尾采取侧面衬托的手法,着意造成一种梦幻式的情调气氛,让读者透过这层隐约的感情帷幕去体味作者的感慨。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特点。 起句不正面描绘台城,而是着意渲染气氛。金陵滨江,故说“江雨〞、“江草〞。江南的春雨,密而且细,在霏霏雨丝中,四望迷蒙,如烟笼雾罩,给人以如梦似幻之感。暮春三月,江南草长,碧绿如茵,又显出自然界的活力。这风光即具有江南风物特有的轻柔婉丽,又容易勾起人们的迷惘惆伥。这就为下一句抒情作了准备。 “六朝如梦鸟空啼〞。从首句描绘江南烟雨到次句的六朝如梦,跳跃很大,乍读似不相属。其实不仅“江雨霏霏〞的气氛已暗逗“梦〞字,而且在霏霏江雨、如茵碧草之间就隐藏着一座已经荒凉破败的台城。鸟啼草绿,春色常在,而曾经在台城追欢逐乐的六朝统治者却早已成为历史上来去匆匆的过客,豪华壮丽的台城也成了供人凭吊的历史遗迹。从东吴到陈,三百多年间,六个短促的王朝一个接一个地衰败覆亡,变幻之速,本来就给人以如梦之感;再加上自然与人事的对照,更加深了“六朝如梦〞的感慨。“台城六代竞豪华〞,但眼前这一切已荡然无存,只有不解人世沧桑、历史兴衰的鸟儿在发出欢快的啼鸣。“鸟空啼〞的“空〞,即“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的“空〞,它从人们对鸟啼的特殊感受中进一步衬托出“梦〞字,寓慨很深。 “无情最是台城柳,照旧烟笼十里堤。〞杨柳是春天的标志。在春风中摇荡的杨柳,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让人想起繁荣兴茂的场面。当年十里长堤,杨柳堆烟,曾经是台城繁华景象的点缀;如今,台
【台城】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