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玲的画》教学设计
--—--—萍乡市上栗县栗江小学:文丽丽
一、教学目的:
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自主识记,交流方法,游戏稳固并正确读写生字。
2。通过《玲玲的画》教学设计
--—--—萍乡市上栗县栗江小学:文丽丽
一、教学目的:
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自主识记,交流方法,游戏稳固并正确读写生字。
2。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合作学习,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难点:
会读、写生字,朗读课文,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课题
1。看,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位得意的小伙伴(出示头像),她的名叫玲玲,她笑眯眯的真得意,来,。
,画得一手好画,今天我们就来学《玲玲的画》。(板书课题)来读读课题(齐读)
3。引导识字、写字:“玲”是左右构造,左边王字旁,右边是“令”而不是今天的“今”,“画"是半包围构造。
二、 自读课文,找出主线
1、 自读课文,画出能表现玲玲心情的有关词语。
2、 交流汇报.(满意、哭了起来、满意地笑了)(板书:满意 哭了 笑了)
3、 老师:玲玲的心情从“满意”到“哭了”再到“笑了”,是什么原因使玲玲的心情发生这样的变化呢?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探究其中的缘由吧!
三、 品读感悟,感悟道理
1、 体会“满意”。
(1) 出示插图,观察插图,说说插图内容。
(2) 老师:你认为这张画去参加评奖能得几等奖呢?玲玲认为自己能得几等奖呢?
① 理解“打量”。(仔细地看)
② 指名表演“满意地打量"。
③ 想象说话:玲玲满意什么?(内容、构图、色彩等方面)
④ 有感情地朗读第1自然段,体会“满意”。
(3) 引读:爸爸又在催她了—-玲玲,时间不早了,快去睡觉吧!
① 联络生活实际,表演“催”。
② 一个“又"字,说明了什么?(已经不是一次了,说明爸爸对玲玲的疼爱;也从侧面说明,玲玲画这幅画花了很长时间。)
③ 有感情地朗读第2、3自然段.(爸爸心疼女儿地、玲玲快乐地)
2、 探究“哭了”的原因。
(1) 老师引读:就在这个时候,,把画弄脏了,玲玲伤心地哭了起来。
(2) 找出这句话中的表示声音的词。老师模拟演示水彩笔掉在纸上的声音;指名学生模拟孩子哭的声音。
(3) 有感情地朗读第4自然段,体会玲玲的伤心难过。
(4) 交流讨论:玲玲哭什么?(画脏了,另一张也来不及了.)
3、 探究“笑了”的原因。
(1) 自由读第7—9自然段,考虑:玲玲的心情有什么变化?你从哪儿读出来的?
(2) 交流汇报。(玲玲满意地笑了。)
(3) 老师:玲玲为什么笑了,她满意什么?(她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小花狗
,而且更有生气了。)
(4) 想象画面,画上了小花狗后,整个画面变得怎么样?(变得更漂亮,更有生气了.)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94]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