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15古诗四首.ppt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9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请欣赏《三国演义》的主题歌。
导入新课
滚滚长江东似水
沧海
观沧海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培养有感情的朗诵课文,背诵诗文。
2、学会抓住季
1、说说你对曹操的认识。
讨论
本诗借景抒情,诗人以洗练的笔法,神奇的想象,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
课堂小结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
沁园春·雪
毛泽东
拓展阅读
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
看红妆素裹,
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 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
导入新课
《次北固山下》的朗读
首联:诗人在船上,想像船到镇江后,还要乘驿车到别处,暗含旅途奔波之劳。
颔联:船上所见景色。“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潮平”又为“江春”作铺垫。
译诗
颈联:既写景又点明了时令。“残夜”指夜将尽而未尽之际,即将是天亮时的情景,残夜而东方海日已升,旧年而江上已是春天——时间过得太快了,诗人已来,少有此句。
尾联:诗人离家已久,尚不能归,见到此景,自然想到要借雁足来传递家书了。这首五言律诗四联之间,相为因果,浑然一体。尾联直接表达思乡之情。全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1、诗人此刻在船上,而“客路”在青山之外,他是看不见的,为什么诗一开头就提到“客路”呢?
这是诗人的想象,船到镇江后,他要上岸再乘驿车转往别的地方去。
课文讲解
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诗人在何时何地见到的景象?
在天将明未明之时,在船接近目的地即北固山的长江之中。
3、说出“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两句诗中的景象,这两种景象有相同的地方吗?
写了白日和黑夜交替,新年和旧年的交替。相同点是都描写了时序交替中的景物。
4、为什么诗人突然想到要寄一封家书呢?
由于新年将到,这正是家人团聚之时,而他却不能回家,自然要写一封平安家书,更何况他此刻看见了北归的雁,必定要路经洛阳的——洛阳在镇江西北方。
乡愁是历代文人咏唱的主题,对于个人来说,乡愁是令人同情的。而对于中国文学史来说,乡愁焕发着它独特的魅力芳香。这首诗借停泊北固山下所见,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给人以积极、乐观、奋发的艺术享受。下面请欣赏历代乡愁名句。
课堂小结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拓展阅读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黄鹤楼 崔灏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请欣赏钱塘湖的美景。
导入新课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苏堤春晓
曲院风荷
平湖秋月
断桥残雪
柳浪闻莺
雷峰夕照
三潭印月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下邽(今陕西省渭南县境)人。代表作品:《赋得古原草送别》《卖炭翁》《暮江吟》《长恨歌》《琵琶行》《白牡丹》《问刘十九》《宫词》。
翰林学士,左拾遗。因直言极谏,贬江州司马,移忠州刺史。太和年间,任太子宾客及太子少傅。会昌二年,以刑部尚书致仕,死时年七十五岁。
作者简介
白居易
《钱塘湖春行》的朗读
首联:诗人从大处落笔,写行经孤山寺贾亭时看到的山光水色。“初平”,写春水初生,略与堤平。“云脚低”,写白云低垂,与湖水相连,勾出了早春的轮廓。
颔联:写莺燕,是诗人所见。莺是春的歌手,都争着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已开始衔泥筑巢,一片生机勃勃之势。
译诗
颈联:写花草,着重表现诗人的感受。马在浅草地上走得很轻快,看花的时间长了,眼前一片姹紫嫣红,使人目不暇接,会产生迷乱的感觉。
尾联

15古诗四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gs758698
  • 文件大小8.05 MB
  • 时间2022-05-1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