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然后,与有限差分方法相似,使连续的求解区域离散化;进而在各单元上近似地将变分方程离散化,导出以各节点电位值为未知量的高阶线性方程组;最后,求解方程组,算出各节点的电位值,以表征稳定电流场的空间分布。)节点(数值模拟法)P119+P122对于有限差分法,用平行于坐标轴的两组直线族将地下划分成正方形的网格,网格的交点称为节点;对于有限单元法,在二维情况下,将求解去剖分为一系列互不重叠的三角形单元,每个单元的顶点称为节点。
边界单元法P125以边值问题的控制微分方程的基本解为基础,首先建立边界积分方程。然后,在区域的边界上划分单元,进行数值求解。
边界元(边界单元法)P128在边界单元法中,将边界划分成许多小单元。
物理模拟方法P131是取得地电场正演结果及实测资料作解释的另一种模拟方法。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水槽模拟法P132将模拟、场源和工作装置布置在盛水的水槽内进行观测的一种物理模拟方法。(它是用水作为均匀介质以模拟围岩,以有机玻璃和胶木板等模拟理想高阻绝缘体,用铜板、铜球等模拟理想导体,用石墨掺水压紧或掺和水泥制作的模型模拟有限电阻率的地质体。)导电纸模拟法P132导电纸是在纸浆中掺入炭黑制造而成。由于导电纸的厚度很小,故常用线电阻率表示其导电性。对于地形和地质体的走向彼此平行的情况,导电纸模型可视为垂直于地形、地质体走向的断面。因而,导电纸上的点、线和面,分别表示垂直于纸面的无限长的线、面和柱体。该法只适用于模拟线源场中的二维地电断面问题。相似理论(物理模拟方法)P131在进行物理模拟时,保持野外与室内地电模拟的几何尺寸按一定比例缩小,并保持各地电体的电阻率比值保持不变,便可用实验方法获得与野外相似的观测结果。
稳定电流场的第一类边界条件P61极限条件:当观测点远离供电点时,U=0;当观Ip测点里供电点很近时,U-12兀r稳定电流场的第二类边界条件P61地面条件:在地面上(除供电点外)电流密度的法向分量等于零。
反射系数P73反射系数决定被分界面反射到岩石中去的部分电流作用。
透射系数P73透射系数决定从分界面透射到岩石中去的部分电流作用。
正演理论推导反演勘探应用电法勘探P4-前言电法勘探是根据地壳中不同岩层之间、岩石和矿石之间存在的电磁性质差异,通过观测天然存在的或用人工建立的电场、电磁场分布,来研究地质构造、寻找有用矿产资源,解决工程、环境、灾害等地质问题的一类地球物理勘探方法。
(P1)电阻率与电导率均匀介质中直流电路的电阻R和介质长度L成正比,和电流通过的横截面积S成反比:
L
S,其中,比例系数称为电阻率,电阻率的倒数称为电导率。
(P5)非各向同性系数与平均电导率i'PI—伶层状岩石导电具有方向性,定义
\pt为非各向同性系数,
电阻率。
(P10)介质电磁系数在电磁场理论中,传导电流密度与位移电流密度之比值m成为介质的电磁
地电名词解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