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气象灾害学-高温灾害.ppt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7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高温灾害
参考书目:气象灾害及其防御-陆亚龙
高温热浪与人体健康-谈建国等
高温灾害是发生于夏季、属于干旱类的一种气象灾害。它主要因空气温度高而伤害动植物,引发交通、水电及其他事故,给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可逆而枯死。
二、热岛效应
指一个地区的气温高于周围地区的现象。中心的高温区就象突出海面的岛屿,所以就被形象地称为热岛。
形成原因
气候条件是造成城市热岛效应的外部因素,而城市化才是热岛形成的内因。
一是城市与郊区地表面性质不同,热力性质差异较大。城区反射率小,吸收热量多,蒸发耗热少,热量传导较快,而辐射散失热量较慢,郊区恰相反
二是城区排放的人为热量比郊区大
三是城区大气污染物浓度大,气溶胶微粒多,在一定程度上起了保温作用。
第三节 高温灾害的特点
一、高温灾害的地域性
二、高温灾害的季节性
三、高温灾害的波动性
四、高温灾害的持续性
一、高温灾害的地域性
世界上高温热浪灾害最严重的地区是南亚次大陆的中北部,其次是非洲北部、西亚、美国中部及南欧等地。
我国高温日数最多的地方是在新疆海拔很低的吐鲁番盆地之中,吐鲁番气象站 35 ℃以上的高温天气平均每年有 ,塔里木盆地也在 30~40 天以上;全国夏季最闷热的地方是北纬 26~30 度之间以及万县到重庆的长江河谷,高温天气大部分在30天以上,其中许多站超过40天。
著名的长江流域“三 大火炉”是南京、武汉和重庆,、 天。
二、高温灾害的季节性
高温灾害主要发生在夏半年,但我国南北方的高温出现有先后,先在南方出现,然后向北方推移,高温区域逐渐扩大。
三、高温灾害的波动性
高温天气断断续续出现,波动十分明显。即使在出现高温日的一天中,气温也因太阳辐射的作用,有显著波动,白天高于夜间。极端最高气温一般在下午2时前后出现,极端最低期气温一般在早晨5时前后出现。
四、高温灾害的持续性
夏季出现高温,当天气形势比较稳定,北方冷空气活动 较少,副热带高压长期控制一地时,往往会出现持续性高温,接连几天、十几天、甚至几十天,太阳把大地烤的滚烫。在这种高温天气里,发生的灾害就更为严重。
第四节 高温灾害的防御
一、科学设计房屋建筑
二、重视天气预报做好防暑降温各项准备
三、消弱“热岛效应”
四、避暑注意衣食住行
五、中暑急救措施
六、盛夏预防中风
七、农作物预防高温
一、科学设计房屋建筑
经常遭受高温热浪袭击的地区,房屋住宅建筑设计应充分考虑防暑设施,注意房屋通风。
二、重视天气预报做好防暑降温各项准备
有关部门做好供电、供水和防暑医药供应准备,做好清凉饮料供应准备和改善工作环境及休息条件
三、消弱“热岛效应”
一是扩大城市绿地覆盖率,发展立体绿化。绿化有遮阳蔽荫作用,还可以损耗潜热,降低气温;
二是增加城区水域面积和喷水、洒水设施,如修建人工湖、在高楼顶上安装喷水装置等,空气中水汽增加,会使城市下垫面的蒸发量增多,能耗去热量;
三是减少人为热和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如控制煤炭用量,以发展太阳能、风能、水力能和潮汐能来替代煤烟型能源结构;
四是尽可能增大城市下垫面的反射率。建筑物外表用浅颜色材料装饰可以增加太阳反射率,有利减少储热。
四、避暑注意衣食住行
穿衣。夏天穿衣最好穿具有吸水、透湿、 快干特点并稍宽大的衣服,这样的衣服有利于散发体表热量。颜色以白、浅色为宜,因为白色可将太阳光反射掉,减少吸热。
饮食。夏天因为天热,人们必然会出很多汗,所需的水分、盐分等物质。宜吃咸食,多喝凉茶、冷盐水、白菊花水、绿豆汤,吃饭时可喝些番茄咸菜汤等汤类,以补充失去的水分和盐分。
住宿。一般房间内温度控制在24~26℃为最佳,人的感觉是最舒适的。
行动。在夏天高温季节,要根据天气情况适当调整工作时间,避开高温时段。在高温环境下工作的人员,尤其是体力工作者工作时间要作适当调整,早、晚延长工作时间,中午增加休息,避开一天中最热的时段,防止流汗过多而发生中暑。汽车驾驶员一定要趁夜间气温低时休息好,保证睡眠时间,不要疲劳开车,以防发生交通事故。
五、中暑急救措施
中暑分为热射病、热衰竭、热痉挛三种类型。热射病是由于在烈日下劳动,人的头部受太阳直 接照射、大脑温度升高而引起;热衰竭是在高温环境中,由于大量出汗,在供水不足或供盐不足的情况下,发生循环衰竭、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而引起;热痉挛是在高温环境中,大量出汗而损失大量盐分,又不及时补充而引起。
六、盛夏预防中风
一是高血压患者要控制血压,定时服药,定期复诊;
二是饮食要清淡、易消化,少吃多餐,少食动物脂肪和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少吃甜食,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三是避免过度紧张和劳累,避免情绪激动,保证充足睡眠

气象灾害学-高温灾害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酷酷誉为
  • 文件大小3.58 MB
  • 时间2022-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