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实验报告 阿司匹林的合成.docx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阿司匹林的合成
一、实验目的
通过阿司匹林的合成,掌握酯化反应和精制原理及基本操作;熟悉药物合成实验装置的安装和使用;
掌握水杨酸的限量检查方法。
二、实验原理
阿司匹林的合成是以水杨酸为原料,在硫酸催化下,用醋酐乙酰化得物温热时(手摸瓶壁没有烫感时即可,差不多30-40C),慢慢加入20〜25ml冰水(此时反应放热,甚至沸腾);平稳后再加入200ml水,,使结晶析出;抽滤,用少量冰水洗涤两次,得阿司匹林的粗品;
3、将阿斯匹林的粗产物移至另一250ml烧杯中,加入125mL饱和NaHCO3(150ml水加10g碳酸氢钠)溶液,搅拌,直至无CO2气泡产生。然后抽滤,用少量水洗涤,将洗涤液与滤液合并,弃去滤渣。
4、将上述滤液倒入烧杯中(慢慢地分多次倒入),加盐酸溶液(大约15mL浓盐酸加入
40mL水配置)调pH为2左右,阿斯匹林复沉淀析出。用冰水冷却,令结晶完全析出后,抽滤,冷水洗涤,压干滤饼,干燥。
5、阿司匹林的精制:取250ml烧杯,将所得粗品用35%酒精(按95%乙醇:水=1:2配置)水浴50°C溶解,酒精分多次加入,搅拌下加入的酒精的量直到刚好溶解为止,冷却析晶;抽滤得粗品,测熔点,计算得率。
五、实验操作注意事项:
1、酯化反应温度在80度左右,太高乙酰水杨酸易发生分解,分解温度为128〜135C。
2、反应结束第一次加冰水时需小心少量多次加入,醋酸酐分解,放热,蒸汽溢出最好在通风橱中操作。
3、加入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时要一边加一边搅拌,会产生大量气泡,少量多次加完。
4、用盐酸酸化后,如果没有固体析出,可测一下pH,最佳为2〜.
5、当用有机溶剂重结晶时,以免溶剂的蒸气的散发或火灾事故的发生,应避免明火,以防着火。
六、实验现象记录和处理
实验现象记录
现象解释
1•干燥所需要用到的仪器
当仪器没有全部干燥时,会导致醋酐水解成醋酸,从而影响得率
,加保鲜膜封口,加热后得淡蓝色澄清溶液
这是因为水杨酸被浓硫酸氧化生成醌式化合物,加保
鲜膜封口是因为为了防止里面的有机溶剂挥发
,并呈淡粉色,放出大量的热,另一个现象就是每次加入冰水时呈现胶状物质,振荡后胶状消失。用冰水浴冷却时,有晶体大量析出。
加冰水后沸腾是因为醋酸酐水解成乙酸会放热,蒸气溢出,故最好置于通风橱中操作;
阿司匹林产品微溶于水,结晶比较困难,故用冰水减小溶解度。胶状物质即为阿司匹林溶质与晶体之间的临界转换状态。当溶液过饱和时,则有大量晶体析出
,得阿司匹林粗品,抽滤后得白色晶体,少量多次加入饱和NaHCO3后产生大量气泡,晶体溶解,剩余粉红物质浮于上层,抽滤后为粉红滤渣。
之所以用冰水而不用普通蒸馏水洗涤是因为蒸馏水会溶解部分药品,用冰水的话溶解度比较小,之所以要洗涤是为了洗下沾在漏斗上的东西;NaHCO3既有利于除去醋酸,也能和阿司匹林和残余的水杨酸形成可溶性盐,而咼聚物不溶于碱,利用这一性质除去咼聚物,粉红色的物质即为高聚物;
之所以要少量多次加入则主要是为了使反应得更充分
5、加入盐酸溶液后,产生气泡,泡沫浮于上层,下层产生晶体。用冰水冷却,析出晶体后,抽滤,冷水洗涤,得白色晶体。压干滤饼,干燥

实验报告 阿司匹林的合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kunpengchaoyue
  • 文件大小18 KB
  • 时间2022-05-14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