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留置针穿刺法
静脉留置针的优点
操作简单,减轻患者由于反复穿刺而造成的痛苦。
保护血管,减少液体外渗,同时保证合理用药时间,为输血和输液提供方便。
保留了一条开放的静脉通路,便于抢救工作,而且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血机制和其他原因,为避免导管堵塞,在输入静脉营养液、血液制品及特殊药品后应以脉冲式正压封管,彻底冲洗管道。应加强不安全因素的预防。
留置时间越长,发生静脉血栓的几率越大,尽可能穿刺粗、直、弹性好的静脉,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促进血栓形成。肝素帽使用时应减少反复穿刺而造成微粒污染。留置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在72-96小时为宜。留置于手、足部的患者应适当活动,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血栓形成。
必要时可适当约束肢体;嘱病人保持输液肢体与心脏平齐或抬高,同时注意穿刺部位上方衣服勿过紧,避免影响局部血液回流。并加强穿刺部位的观察及护理;合理选择血管,尽量选择较粗,弹性较好的血管,避免在靠近神经、韧带关节的手腕和手背肘窝部位的血管输液,不用末梢循环差的血管;避免在患侧肢体上进行穿刺;严格掌握输液速度和方法,对于血管刺激性强的药物,如“氯化钾”、血管活性药物等,输液速度要慢;如输入粘稠度较大的药物,如20%甘露醇、脂肪乳等,输入前后均要用生理盐水冲管,一般液体输液速度可稍快。
封管液的配置及使用方法
1、肝素盐水封管法:生理盐水250ml+(1支)。配置1:50肝素液,输液完毕后用注射器取5ml肝素液从肝素帽处缓慢注入正压封管,当药液剩余1ml左右时,边推注边夹闭留置针活塞,抗凝时间12h。应用肝素液封管时,应严格掌握剂量,肝素稀释溶液24小时更换,超过24小时严禁使用。有出血倾向者严禁使用肝素液封管。
2、生理盐水封管法:用注射器抽取10~20ml生理盐水,从肝素帽处缓慢正压注入,可维持6-8小时,因生理盐水能维持细胞外液容量和渗透压与体内钠水平衡及血液循环密切相关,将生理盐水充于留置针内,可防止血栓的形成,且无需配置,方法简单。尤其适用于有出血倾向、凝血机制障碍和肝肾功能不全等不宜应用肝素液封管的病人。
3、已封管留置针的启用:常规消毒肝素帽,以生理盐水10ml冲管,速度不能太慢,当遇阻力时,应给予拔管,不能强行冲击,以免引起栓塞。冲管通畅后,将连接输液装置的头皮针刺入肝素帽即可。
留置时间
在使用留置针的护理中,其留置时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留置时间过长,可使病人发生局部并发症的危险性增加,留置时间过短,则增加病人的药费及多次穿刺带来的痛苦。留置针留置时间一般为3~5天,但临床有报道,留置时间最长为27天。平均留置天为8~9天,病人静脉炎通常发生在置管后6~7天,而5天内静脉炎的发生率为零,5天应作为常规留置时间。
注意事项
,应先检查留置针的失效期、包装是否完好、产品的完整性及针尖斜面有无倒勾、导管边缘是否粗糙。
,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每次输液前后,均应检查穿刺部位及静脉走行方向有无红肿,并询问患者有无疼痛与不适。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拔除导管并作相应处理。对仍需输液者应更换肢体另行穿刺。
静脉留置针留置期间的护理
、重要性及必要性,做好解释工作,取得患者合作。
,若渗血不止给予拔管,局部按压、
,使用套管针进行输液时,穿刺前检查好套管针,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穿刺时应选择较粗的血管,避免选择靠近神经、韧带、关节、硬化、受伤、感染的静脉。
,一般以3~5天为宜,有的报道认为只要没有发生堵管和渗漏,留置7天是完全可行的,太长可导致套管针机械损伤血管壁而形成血栓等不良反应。对于长期输注浓度较高、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时,应充分稀释,同时有计划地更换注射部位,保护血管。
,以防止静脉因吸气产生负压引起气栓,也可避免将管带出静脉。
,进行床头交接班,每日2次用碘伏棉球消毒穿刺部位的皮肤,更换无菌贴膜,注意观察局部有无红肿、触痛等现象,注意沿静脉走向有无静脉炎的发生。注意观察患者体温有无变化,询问患者有无不适,如有异常疼痛及时拔管。
,尽量减少肢体的活动,避免被水沾湿。如需要洗脸或洗澡时应用塑料纸将局部包裹好。能下地活动的患者,静脉留置针避免保留于下肢,以免由于重力作用造成回血,堵塞导管。
,再用无菌的生理盐水冲洗导管。如无回血,冲洗有阻力
静脉留置针穿刺法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