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部编)人教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夜雨寄北》教案6.docx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部编)人教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夜雨寄北》教案6
(部编)人教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夜雨寄北》教案6
1 / 91
(部编)人教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夜雨寄北》教案6
?夜雨寄北?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
这是作者留滞巴蜀写给北方妻子的诗。诗中描绘了他在巴山秋雨之夜对妻子的思念。
作者先写自己客居巴山在秋雨连绵、 涨满秋池的夜晚思念妻子的
情景。在这样的夜晚,作者辗转不眠,孤灯听雨,满怀离愁,内心充
溢着对妻子深深的思念之情。 但此情此景妻子此时并不知道, 什么时
候妻子能知道自己这种心情呢?由此,作者盼望有一天能回到家乡,
在西窗烛下向妻子谈谈,今夜雨中思亲的情景。
前两句写客中境况,后两句写对重聚的渴望,情绪递升。由降到升,把客中的寂寞孤独及寂寞中的强烈希望表现得很有层次,很有感染力。
〔设计意图:整体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 〕
〔五〕夜雨诗情〔细部品析〕
哪句诗打动了你的心?说说你的理由。
——君问归期未有期
其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已跃然纸上,一个突兀而起的问与答,答复以它的不能确定而给人以失望。
(部编)人教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夜雨寄北》教案6
(部编)人教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夜雨寄北》教案6
4 / 94
(部编)人教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夜雨寄北》教案6
——巴山夜雨涨秋池
1、在这个个秋天的夜晚,整个巴山都在下雨,雨水的绵密以至
于使池塘水满。没完没了的雨声打着山间的草木和水里的浮萍, 也敲
动了离人的心弦,秋雨所带来的寒漠与凄清,更为浓重地渲染了愁思
与离情,何况还有不能确定的归期!
2、巴山意味着遥远的异乡,季节是凄清孤寂最容易勾动归思和寂寞情怀的秋天。时间也是寂静黑暗的夜晚,独居他乡的诗人也特别容易感受到寂寞忧伤的气氛,雨也撩拨人的情绪。风雨如晦的夜晚最易引人伤怀。
3、“涨〞非常富有神韵,是凭感觉而不是凭视觉。“雨涨秋池〞在黑暗的雨夜是看不见的,表现在漫长的雨夜中,诗人彻夜无眠的情景和寂寞无聊的心境。
4、拓展
1〕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
2〕一枝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3〕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4〕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
了得!
5〕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6〕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7〕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何当共剪西窗烛
(部编)人教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夜雨寄北》教案6
(部编)人教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夜雨寄北》教案6
5 / 95
(部编)人教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夜雨寄北》教案6
他借“何当共剪西窗烛〞把现在的时间推移到未来,把眼前的实景推移到想象境界:何时能与你共剪烛花于秋窗之下,共话如今这种巴山夜雨之中两地的深深思念?那时,把如今这万般愁苦都化作了回首往事的欢乐。
——却话巴山夜雨时
对伤感辛酸的往事,人们总是带着一种不堪回首的心情。但在这,诗人却偏偏要回首,要重提巴山旧事,不是咀嚼痛苦,而是在将来的重逢欢乐中来回忆今日的寂寞凄凉。这种欢乐式的回忆,一方面使愉
快的

(部编)人教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夜雨寄北》教案6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飞行的猛子
  • 文件大小20 KB
  • 时间2022-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