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墙的细部构造
一、散水和明沟
二、勒脚
三、墙身防潮层
四、窗台
五、过梁
六、圈梁和构造柱
七、墙体变形缝
八、
防潮层
定义:墙体底部接近土壤部分易受土壤中水份的影响而受潮,为隔绝~8mm;根数不应少于两根;间距不宜大于120mm;钢筋端部应带弯钩,伸入墙体内的长度不应小于240mm。这种过梁适用性强,比较灵活,故常在中小型建筑中采用。
砌 体 结 构
过梁
钢筋混凝土过梁:
通常采用预制标准构件,常用的有矩形、L形截面,可供不同的建筑要求选用。对于有较大振动荷载或可能产生不均匀沉降的房屋,或过梁跨度较大时,均应采用钢筋混凝过梁。
六、圈梁和构造柱
(一)圈梁
—— 设在墙体中连续封闭的钢筋混凝土横梁。
—— 增强房屋空间刚度和整体性,防止因地基不均匀沉降或振动荷载引起的墙体开裂。
—— 基础顶面;楼板、屋面板底部;门窗顶部。
—— 圈梁可以代替过梁,过梁不能代替圈梁。
圈梁位置
—— 钢筋砖圈梁、钢筋混凝土圈梁。
钢筋砖圈梁
钢筋混凝土圈梁
圈梁遇到洞口时的处理
当圈梁被门窗洞口截断时,应在洞口上部增设相同截面的附加圈梁,其配筋和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不变(如图)。
附加圈梁
(二)构造柱
设在墙体中的现浇钢筋混凝土立柱。
—— 约束墙体,防止墙体开裂散塌,提高墙体整体性和刚度。
——外墙四角;纵横墙交接处;楼梯间四角;较大洞口两侧;较长墙体中部。
——沿墙体每隔500mm高设2¢6钢筋伸入墙体长1m。
构造柱的构造
构造柱做法
构造柱的设置
转角处构造柱
构造柱与砖墙拉结
纵横墙交接处构造柱
构造柱不设独立基础
构造柱马牙槎构造图
构造柱马牙槎构造图
×240mm,纵向钢筋宜用4φ12,箍筋间距不大于250mm,且在柱上下端宜适当加密;7度时超过六层、8度时超过五层和九度时,纵向钢筋宜用4φ14,箍筋间距不大于200mm;房屋角的构造柱可适当加大截面及配筋。
b. 构造柱与墙连结处宜砌成马牙槎,并应沿墙高每500mm设2φ6拉接筋,每边伸人墙内不少于1m(如构造柱马牙槎构造图)。
,但应伸入室外地坪下500mm,或锚入浅于500mm的基础梁内。
圈梁与构造柱整浇
脱模后的圈梁、构造柱
浇筑基础圈梁
一、伸缩缝:当建筑物长度超过一定限度时,为避免构件因温度变化而变形开裂,通常沿建筑物长度方向每隔一定距离预留缝隙,将建筑物断开。缝宽一般为20~30mm,要求将墙体、楼层、屋顶等地面以上构件全部断开,基础不必断开。
二、沉降缝:为避免由于地基的不均匀沉降,结构内产生附加应力,使建筑物产生竖向错动而开裂设置变形缝,沉降缝应从基础开始全部断开,一般与伸缩缝合并设置,兼起伸缩缝的作用。
三、防震缝:在地震烈度7~9度的地区,为防止地震影响相互挤压、拉伸,造成变形破坏而设置。一般多层砌体建筑的缝宽50~100mm,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高度在15m时,缝宽为70mm,超过15m,按烈度增大缝宽。一般情况下,基础不设缝,如与沉降缝合并设置,基础也应设缝断开。
构造形式
一、伸缩缝:做成平缝、错口缝、企口缝等形式。
外墙外侧缝口应填塞或覆盖具有防水、保温和防腐性能的弹性材料;缝口较宽时,用镀锌铁皮等金属调节片覆盖。
二、沉降缝:与伸缩缝 构造基本相同,调节片或盖板缝在构造上能保证两侧结构在竖向的相对变位不受约束。
三、防震缝:构造类似,缝宽较宽,通常采取覆盖做法。
、通风道、垃圾道
一、烟道
(1)定义:在设有燃煤炉灶的建筑中,为了排除炉灶内的烟煤,常在墙内设置烟道。
(2)构造:在寒冷地区,烟道一般应设在内墙中,若必须设在外墙内时,烟道边缘与墙外缘的距离不宜小于370mm。
(3)做法:砖砌、预制
在多层建筑中,很难做到每个炉灶都有独立的烟道,通常把烟道设置成子母烟道,以免相互窜烟。
烟道应砌筑密实 ,并随砌随用砂浆将内墙抹平。
二、通风道
(1)定义:在人数较多的房间,以及产生烟气和空气污浊的房间,如会议室、厨房、卫生间和厕所等,应设置通风道。。
(2)构
砖墙的细部构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