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纵横
Industry Platform
明代书画装裱艺术款式的
影响与演变
书中详细记载了装裱糨糊的制作、防腐处理,装裱对于纸
据史书记载,我国在战国时期已经有了书画装裱的雏 张的要求,以及古画在装裱过程中的除污、修补、染黄等
形,人们发现通过装裱可以对书画作品起到保护与装饰作 工艺。装裱也常被称为“装潢”“装池”“裱背”,是我国书
用。1973年,湖南战国楚墓出土了《人物御龙帛画》,此画 画保护与装饰的特殊艺术形式。书画作品经过装裱后能使
配有竹轴、丝绳,可供悬挂欣赏,这也是目前发现最早的书 人赏心悦目,装裱后的成品可分为卷、轴、册页、片等几种
[1]
画装裱案例 。 类型,便于书画、碑帖作品的收藏与赏析。明代周嘉胄著有
中国的书画装裱按照款式可以划分为三大类:轴、 《装潢志》一书,对于书画装裱艺术及相关技艺进行了系
[4]
卷 、册 。观 者 从 不 同 的 观 赏 角 度 、顺 序 、距 离 观 赏 书 画 以 及 统的论述 。
122图 1 蝴蝶装
在明朝之前,手卷的形式已经出现。因为书画作品较 架模式。明代沿袭了以前书画装裱的经验,使用风俗纹饰
长,古人为了方便阅览,将书画作品握于手中并按顺序展 和装饰品装裱在明代依然很受青睐。明代画家苗复的作品
开,衍生出卷的形式。宋代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用一 《鸾鸟画》,就是仿照宋代宣和装的装裱样式,使用了窄
幅整卷完成,横幅长达1 cm,因整幅画作的幅面较 檐这一元素。明代朱端对《沿江夜景》的装裱,则突破了
长,需要裹卷起来,鉴赏时不能一眼观其全貌,必须从其 宋代传统思想的束缚,创造性地使用了米色宽边
明代书画装裱艺术款式的影响与演变 王淑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