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印水墨平衡演示文稿
1页,共32页,星期五。
,与印版接触角降低,润湿效果更好。
13页,共32页,星期五。
纸张的种类:不同的纸张对水墨平衡有不同的要求,如纸张的质地有紧密和疏松之分,含水量大小之分,这对于水墨平衡的要求也不同。
纸张的影响因素纸张是由吸水性强的纤维组成,纸张吸收或释放水分时可导致 纤维膨胀或收缩,使纸张几何尺寸的变化,而且这种尺寸变化与纸 张的抄纸方向有关,若纸张吸收水分,则横向膨胀较纵向膨胀显著得多。
14页,共32页,星期五。
一种固体与不同的液体有不同的润湿性,水珠在不同的固体上 有不同的接触角(兹),此接触角是很有参考价值的,接触角越小润湿 能力越强。
平版印刷的基本原理就是利用油水不相混 溶以及油、水表面张力的大小不同来实现的。在此我们应注意油、水 并非绝对不相混溶,且空白部分不会"完全"排斥油墨。另外,润版液 还会通过空白部分、靠版墨辊进入输墨系统,这是一个事实。
15页,共32页,星期五。
水的硬度:水的硬度是决定于溶解在水中碱性物质的量,平版印刷者必须尽量避免水的硬度过高。
润版粉:版粉和水的调配比例不对,可能会使它的润湿性能达不到印刷要求。
PH 值:
16页,共32页,星期五。
油墨的黏度:黏度越大,其内聚力越强,油墨不容易乳化。
油墨用量:墨量过小,印刷品会体现网点不饱满,灰暗而无光泽;墨量过大又会造成糊版,图文网点过量扩大,溅墨还会使印刷空白部分上脏,背面蹭脏,严重影响产品的质量。
17页,共32页,星期五。
砂目的粗细:印版表面的砂目必须保持均匀细密,具有一定的物理强度,使图文和空白部分有牢固的依附基础并有良好的蓄水
18页,共32页,星期五。
要作用是降低水的表面张力同时提高水对印版的润湿 水中加酒精后能在印版上形成薄而均匀的水膜,因此印刷中可以减少供水量迅速达成水墨平衡。
19页,共32页,星期五。
要作用是降低水的表面张力同时提高水对印版的润湿 水中加酒精后能在印版上形成薄而均匀的水膜,因此印刷中可以减少供水量迅速达成水墨平衡。
20页,共32页,星期五。
压力是印迹转移的前提条件,印刷机必须有精确的滚筒压力、墨辊压力和水辊压力,这三种压力直接决定着水墨平衡。
根据纸张的厚薄 和光泽度情况,调整合适而又均匀的印刷压力,可 较好地保证印刷效果。
21页,共32页,星期五。
温度的变化会引起油墨的黏度、流动性的变化;温度升高使水分蒸发,从而使水墨失去平衡,所以温度尽量控制在20℃-25℃范围内。
22页,共32页,星期五。
23页,共32页,星期五。
看:
就是用肉眼或者放大镜观察网点的变化。看网点是否清晰,图案边缘是否光滑。
当水墨失衡时,大多数网点不是很清晰,实地图案常常发毛、出刺。在串墨辊铲下油墨,或者用墨铲挑起墨斗的油墨,观察墨斗内油墨的拉丝性,凡是水墨失失衡时,油墨的丝头都较短。
听:
就是听机器运转时墨辊的声音,如果墨辊在运转中发出“吱吱”的声音,表明墨辊上积聚油墨过多,(可用墨铲铲去串墨辊表面的油墨测试),不能很顺畅地涂敷到印版图文表面,此时可证明水墨失衡。
另外,凡是油墨乳化现象严重的胶印机,其印刷压力是有变化的,即纸张从橡皮布上剥离时出现异常声音。
24页,共32页,星期五。
摸:
就是用手去摸印张实地色块处或七成以上的网点处。
如果感觉这些地方发黏,则要引起注意,另外,停机后用手指触摸水、墨辊,感觉水辊是否"湿漉漉的"或者墨辊"发胖",
除此还可用手触摸印版、橡皮布表面的印迹,当产生堆版、堆橡皮布时,亦说明油墨不能很好的转移,可能产生水墨失衡。当水墨失衡严重时,则应断然采取措施,清洗墨辊,换掉油墨,重新开印。
25页,共32页,星期五。
END
26页,共32页,星期五。
①印版必须具有牢固的图文基础和空白基础,保持亲油和亲水相对稳定。若某一条件不具备,就会使水墨失去平衡。
②砂目的粗细要控制好。印版表面的砂目必须保持均匀细密,具有一定的物理强度,使图文和空白部分有牢固的依附基础并有良好的储水条件。
③车间温度、湿度要恒定。原则上要求车间具有恒温、恒湿的条件,因为温度的变化会引起油墨的粘度、流动性的变化,温度升高使水分蒸发
胶印水墨平衡演示文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