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琐记读后感作文
2021琐记读后感作文1
今日是短假的最终一天,中午,顶着炎炎烈日,我从书店捧回了一本《朝花夕拾》。到家后,翻开几页,虽说是小说,可我基本一点都读不懂。偶然翻到《琐记》这篇文章,感觉不那么深邃,便读了起来人们对新思想的不了解、不认同。
令我感受最深的是作者在雷电学堂求学时,校长出了个《华盛顿论》的文题,国文老师竟不知华盛顿是什么。这也足见当时人们头脑之古旧、思想之老化,人们对新思想的不接受与排斥。这样的老师,岂不是要耽搁学生的学业吗?
我也很痛恨那些所谓的“中国通”、“支那通”,对中国悠久文化的曲解。他们简直是对华夏文化的污辱。当然,那些奇谈怪论是确定恒久不会被我们所接受,也恒久应当去抵制的。文中最好玩之处当数要去日本留学之前的那两条所谓的“阅历”,简直是一堆废话,没有一点可用之处,也由此可见中国人当时对一些外国事物的误会。
后面的几段中,也写出了当时一些新文化对青年学生的影响,和老一辈对学习新学问的不支持。
2021琐记读后感作文4
细读鲁迅先生的《琐记》,有回味童年的闲事,有上学时的杂事,看似琐碎,却记录了他的成长历程和离家求学的经验。
鲁迅先从家乡写起,回忆儿时那看似亲善却是坏心眼的衍太太,他通过三件事来写出描写衍太太,一是,我们在冬天吃冰被沈四太太发觉,结果让母亲听到被骂了,而衍太太不但不阻挡反而激励他们;二是,他们在打旋子,衍太太先是在一旁激励记数,但当阿祥跌倒后,衍太太则从一个“好人”瞬间变成了告发他们的人;三是,在父亲逝去之后,他去衍太太家闲聊,无意中说起缺钱,衍太太就怂恿鲁迅去偷母亲的钱,还在外面散播谣言,并夸大其词,结果使得鲁迅只能离家求学。鲁迅先生通过生活的琐事把一个面善心狠的衍太太描绘的栩栩如生,这不免让我想起平常对我“凶神恶煞“的父母来,现在我明白了,真正的爱并不是放任自流,而是严厉的管教和刚好的指正。
因为无稽之谈,鲁迅背井离乡去南京求学,“那时为全城所笑骂的是一个开得不久的学校,叫作中西学堂,汉文之外,又教些洋文和算学。然而已经成为众矢之的了;熟读圣贤书的秀才们,还集了‘四书’的句子,做一篇八股来嘲诮它……”那时新式的学堂在中国刚刚起先,很多进步的青年在那里学到了全新的学问,而当时“熟读圣贤书”的文人们却盲目抵触外来文化,对先进的科学视若罔闻,当我看到这些时觉得非常可笑,当时的中国是如何的落后,守旧的思想,陈旧的教化把中国禁锢在封建的牢笼之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鲁迅进入雷电学堂的事,“其次年的总办是一个新党,他坐在马车上的时候大抵看着《时务报》,考汉文也自己出题目,和教员出的很不同。有一次是《华盛顿论》,汉文教员反而惴惴地来问我们道:‘华盛顿是什么东西呀?……‘”这怎么不令人发笑呢?校长出了个《华盛顿论》的题目,而国文老师竟不知华盛顿是什么,明明已经如此落后了,可却要排斥科学和新的学问,我好像也体会到了鲁迅先生当时的无奈,这是新旧思想的博弈,也是新旧制度的碰撞,也因为这样,鲁迅先生最终选择了去日本留学。
鲁迅先生通过回忆自己儿时与求学时的琐事,却也是那个时代的缩影,做为当时中国进步青年的代表,鲁迅先生用他自己的切身经验呈现出了当时的社会现象,看似琐碎却寓有深意。
2021
2021琐记读后感作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