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水产养殖系统的尾水处理方法
作者:宋红桥 顾川川 张宇雷
来源:《安徽农学通报》2019 年第 22 期
摘 要:水产养程度的的污染,影响生物生
存。
尾水处理的意义 要实现水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就要从观念到行动都进行转变,促进
水产养殖的尾水处理。循环水系统的引进,不仅可以有效保护原本使用的自然水域,而且能避
免水源污染的进一步扩大。水质的提高为鱼类生存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进而有效提高水产养殖
的经济效益。
2 水产养殖尾水的特点和处理途径
特点 水产养殖污水中的主要污染物有:氨氮、亚硝酸盐、有机物、磷以及污损生物。
国内常见的水产养殖方式是池塘养殖,在池塘养殖中投喂的鱼类饲料中,有5%到 10%未被鱼
类食用,食用的部分约有 35%左右被鱼类排出体外,饲料的沉积和分解会产生大量的有机物,
加上平时投放的有机肥料和生物排泄物,导致水质环境恶化,影响鱼类的生长速度,严重的甚
至会导致泛池或者死亡。
现状
池塘净化 池塘净化是水产养殖尾水处理的主要形式之一,主要包括降解、沉淀、氧
化、吸附、过滤等基本原理,常用的处理方式是过滤。过滤池的清洁效果会明显受到过滤填料
的影响,在水产养殖池塘净化的时候,使用多种填料的净化效果会更加明显。另外,过滤池的
水中会有更多的悬浮物,需要工作人员定期进行清理或进行填料的更换,因此需要大量的人力
物力,不利于资源的节约利用。但池塘净化具有成本低及操作简便的优势,因此具有一定的借
鉴性。
设施净化 设施净化与池塘净化的基本原理存在较多相似,但设施净化的专业性更
高,操作技术更加细化。设施净化具有净化效果好和占用面积小的特点,但所需的成本较高,
需要足够的经济力量支持,因为水产养殖中存在一些颗粒较小的胶态物质,不容易溶解也不会
沉淀,而且通过过滤无法达到很好的清洁效果,只能通过药剂破坏其在水中的稳定性,然后使
得颗粒增大,再通过过滤取出杂质。因此,应用设施做凝聚处理对于清除微小的杂质具有很好龙源期刊网
的作用,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常见的方式还有利用活性炭的吸附作用清除水中的色素、蛋白
质、有机碎屑等,但处理的水量较小,成本高,应用范围较小。
湿地净化 与上面两种净化方式相比,湿地净化是一种较为复杂的多功能生态系统,
其利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化学吸附、物理过滤等多种方式对水中的杂质进行清除,效果明
显,尤其是对养殖尾水中的氮磷元素具有较强的清理效果。湿地净化可以针对本水域的实际污
染情况,进行湿地植物的种植,通过对水域工程设计和工艺流程的优化,利用植物的自身功能
达到对水体的净化作用。而且植物种植,不仅可以促进水域供氧,而且经过人工设计可以有美
化便捷的作用。部分水生植物还可以作为草鱼等的饲料,有效减少养殖成本。需要注意的是,
水产养殖系统的尾水处理方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