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企业成本管理中措施
一、施工企业成本管理过程中存有的问题
(一)重视水准不够
各个部门、项目部和施工单位对各自的职责分工不是非常的明确,都 认为财务部门是成本管理的主要部门,其他部门对成本管理的重视水 准不够,只打自己的小算盘,有核后应该立即入库,或者按照建筑工程进度进行领料,但 是往往出现无所谓的态度或者因雨造成损失,这也就增加了施工建筑 的成本,同时施工企业的财务人员在发现问题的能力上还很欠缺,不 具有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因循守旧,持有完成自己这一任务 的态度,缺乏施工企业的主人翁意识,从这一点上分析还是施工企业 的责权利划分不严格,没有建立对财务人员的奖惩激励机制。
(四)审计工作的作用不强
成本管理不是一个独立的体系,审计在成本管理中也发挥着举足轻重 的作用,成本管理中存有的问题依赖于审计工作的成效,但是因为我 国对内部审计工作的不重视,造成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不强,审计效果 差,并且目前施工企业的内部审计侧重于会计凭证的准确性审计,实 际和计划的差异性审计等,审计方法还沿用上个世纪的方法,对审计 的范围不与拓展,审计的方法不予创新,视绩效审计为无用功、浪费 精力,这都严重限制了审计工作对成本管理的促进作用。
(五)预算的制定效果不强
预算是施工的总体性指导,合理对有限的资金进行分配以保证工程执 行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不同工程阶段分配的资金数量不一样,同一个 工程采用的工程程序不一样成本也会不一样,预算水平的高低会对整 个成本管理的水平造成很大的影响,预算制定的不符合实际、太粗略, 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的随意性就会加大,就违反了预算的刚性原则,我
国预算法规定已经做出的预算不能随意更改,但是目前我国施工企业
在前期的预算编制上不细化、不严谨、不科学,完全依靠事中执行控
制阶段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这就会对其他工程的资金需求量产生影
响,损害工程进行的整体性。
另外,我国施工企业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忽视预算编制前的前期准备工
作,介于预算管理水平对成本管理所造成的影响,以采购为例,施工
企业在施工前要进行设备和材料的采购,并对采购成本做出成本预算,
现在产品数量和质量良莠不齐,如果前期对市场物价和行情没有一个
准确的调查和研究,就会在成本预算上造成错误,从而对整个企业的
成本控制造成影响。
目前我国预算的编制往往倾向于资金的支出预算,忽视资金收入预算
和绩效考评,施工企业的建设资金动辄几亿、几十亿,这么大量的资
金流完全依靠自有资金很难达到,因此就需要向银行贷款,短期贷款
的成本与长期贷款的成本是不一样的,因为目前忽视收入预算,在资
金的筹措上就很难对成本做出评估,此外在预算编制过程中不注重绩
效目标的制定,也是项目完工后相对应责权利不能够分清的主要原因。
二、针对成本管理存有的问题提出的对策
(一)建立健全全面预算管理体制
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不仅仅在施工工地上进行进出料控制、凭单审核
和降耗控制,不能够只将管理的重点放在施工中的过程控制,而应当
进行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事后反馈的全过程管理。
全面预算管理体制就是这样的一种管理体制,是一种集系统化、战略
化和人本化理念为一体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它通过业务、资金、信
息的整合,明确、适度的分权、授权,战略驱动的业绩评价等,来实
现资源合理
施工企业成本管理中措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