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文言知识点梳理表
一、通假字:
无能为也已:已,同“矣”,了。
共其乏困:共,通“供”,供给。
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
秦伯说:说,通“悦”,高兴。
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明智
二、实词活用:
1、名词活用:
名词活用作状语:
夜缒而出:夜,在夜里。
既东封郑:东,在东边。
名词活用作动词:
晋军函陵:军,驻扎。
且贰于楚也:贰,从属二主。
夜缒而出:缒,用绳子栓着往下送。
与郑人盟:盟,订立盟约。
2、形容词活用:
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越国以鄙远:远,远地。
共其乏困:乏困,缺少的东西。
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肆其西封:肆,扩张。
3、使动用法:
烛之武退秦师:退,动词使动用法,使……撤退。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亡,动词使动用法,使…灭亡。
阙秦以利晋:阙,动词使动用法,使…减少。削减。
利,名词使动用法,使…得到好处。
因人之力而敝之:敝,形容词使动用法,使……破损。损害。
4、意动用法:
越国以鄙远:鄙,名词意动用法,以…作为边境,把…当作边境。
既东封郑:封,名词意动用法,以…作为边境,把…当作边境。
三、古今异义:
今:现在。
以为:以(之)为,把……当作。
行李:出使的人。
夫人:那人。
去:离开,距离。
四、固定句式:
言于……曰:对……说。
“所字结构”:所+动词=名词性短语
五、特殊句式:
1、判断句:是寡人之过也。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2、省略句:
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
(烛之武)辞曰
敢以(之)烦执事
3、变式句(倒装句):
状语后置:
以其无礼于晋:于晋无礼
且贰于楚也:且于楚贰也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于君有益
宾语前置: 何厌之有:何有厌?
六、重点虚词:
之
1、代词。
2、助词:(1)“的”。
(2)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
(3)提前宾语。
(4)补足音节,无实义。
3、动词,到,去,往。
以
1、介词,凭借,用。
2、连词,因为。
3、相当于“而”:
(1)表并列(2)表转折(3)表递进(4)表承接(5)表修饰
4、表目的,来。
为
wéi动词,做。
wèi介词,替,给。
夫
fū 名词,男子;老师;丈夫。
fú 句首发语词,无实义。
代词,那。
句尾语气助词,表感叹。
《荆轲刺秦王》文言知识点梳理表
一、通假字:
§ 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高兴。
§ 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回来。
§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震慑。
§ 愿大王少假借之:少,通“稍”,稍微。
§ 图穷而匕首见:见,通“现”,显露。
§ 秦王还柱而走:还,通“环”,绕。
§ 卒起不意:卒,通“猝”,突然。
§ 被八创:被,同“披”,遭受。
二、实词活用:
1、名词活用:
名词活用作状语:
§ 进兵北略地:北,向北。
§ 秦兵旦暮渡易水:旦暮,早晚。
§ 函封之:函,用匣子。
§ 箕踞以骂曰:箕,像簸箕一样。
名词活用作动词:
樊於期乃前曰:前,走上前。
2、使动用法:
§ 使使以闻大王:闻,使……听见,禀告。
3、意动用法:
§ 太子迟之:迟,以……为迟,认为……晚。
§ 群臣怪之:怪,以……为怪,认为……奇怪。
三、古今异义:
§ 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可,可以;以,用来。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穷困,走投无路,陷入困境
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偏袒,袒露一只臂膀。
四、特殊句式:
1、判断句
§ 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2、被动句
§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3、变式句(倒装句):
(1)状语后置
§ 常痛于骨髓
§ 燕王拜送于庭
§ 见燕使者(于)咸阳宫
§ 秦王购之(以)金千斤
§ 取之(以)百金
(2)定语后置: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五、成语:
§ 切齿拊心:又作“切齿腐心”。形容愤恨到极点。
§ 一去不复返:一去之后就不再回来。后亦称人或者已成陈迹。
§ 发上指冠:毛发竖起的样子。形容极度愤怒。
§ 图穷匕见:比喻事情发展到了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出来。
§
ELX高中一年级语文必修一、二文言文知 识点梳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