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雅人的天文奇迹
1839年,一位叫约翰-史蒂芬斯的英国青年探险家来到了中美洲洪都拉斯西部边境的科潘村。当地的印第安人向导领他穿过密林,来到一座已被宏大的藤条和蔓草所湮灭的城市废墟面前时,那一尊尊雕塑优美的石像,一座高耸过树的
非常相似。经测定,发现观测室内的窗户,显然经过周密的计算和设计,不仅能从各个方向上观测到整个天体,而且可以正确地计算天体的角度。据估计,通过这座观测装置,就可以使仅仅依靠简单的天文仪器甚至目测的玛雅人所能观测到的天体角度误差的最大值仅为2°,°之内。在当时,能到达如此准确的程度,简直令人不可思议。
石表与日晷
1924年,美国一位青年学者奥利弗-里克森在玛雅城市遗址乌阿克萨通进展考古开掘调查时,观察到一个奇特的建筑布局:在一座高约50英尺的金字塔式建筑物的对面,并列建有三座规模一样的神殿,形成一组建筑群落。金字塔式建筑正前面,有一石砌的矮坛,上面立有一块石表。
4年后,里克森再次来到乌阿克萨通,决心解开这个机密。他将经纬仪置放在石表的中心线上,然后分别测量其与对面三座神殿门洞中线的夹角,结果发现石表和三座神殿恰好构成了一个宏大的日晷:三座神殿从北至南作"一";字排列,当太阳从第一神殿北前殿角后面升起,正当夏至6月21日;当它从第三神殿南前殿角后面升起,正当冬至12月21日;当它从第二神殿正中的背后升起,恰为3月21日或9月22日,即我们今天所说的"春分";或"秋分";,这天昼夜的时间一样长。
兰达抄本与阿兹台克历盘
1963年,一位名叫布-德-布尔布尔的学者在西班牙马德里皇家历史学院档案馆里发现了一本已经开场霉烂的手抄本图书。在此之前,这本书至少已在书架上静静地度过了近300年。这本书是当年尤卡坦地区天主教第二主教兰达在他任职期间对玛雅帝国许多情况的详细描绘。其中,尤为珍贵的是抄本中附有部分象形文字的草图,记载了玛雅的历法,注明了玛雅的一个月是20天,18个月为一个玛雅年。在此之前,1907年曾经在墨西哥市也出过一件与历法有关的"阿兹台克历盘";,它为一圆形石刻,直径约13英尺,重24吨,中心部为太阳神托那蒂瓦的形象,四周刻有四个分别代表水、火、地、风的小太阳,边上那么分别刻有方位和各种记日周期,把一年分为假设干月日数。上述发现证实,玛雅人在精细的天文观测的根底上,已创造出具有特色的玛雅历法,成为其在天文学上的最大成就。
从迄今为止的研究情况来看,玛雅人已掌握了日、月、金星等的运行规律和日食的周期。,计算出在11960日当中有405次满月,从而算出一个太阴月的长度。,。他们特别重视对于金星的研究,所确定的金星会合周期为584天,共分四段:晨见236天,伏90天,夕见250天,伏8天,五个金星会合周期之和正好等于8年。现代天文学测定的金星会合周期〔即一金星年〕,假设将它折算为地球年,前者1年仅误差72分,相当于一日误差不到12秒,这是何等
准确的观测!
在此根底之上,玛雅人制定出具有高度程度的历法。其历法根据不同的用处分为两种;一为"
玛雅人的天文奇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