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3章基性、超基性岩类.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7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3章基性、超基性岩类
祁漫塔格辉长岩
包含结构(斜长石包含橄榄石)
填隙结构和海绵陨铁结构:在橄榄石、辉石等早期结晶的矿物颗粒间,充填了稍后形成的金属矿物或其他矿物,形成类似沉积岩的基底胶结
当晚结晶的矿物较少时%)的超基性熔岩。玻基斑状结构。常见枕状构造、具冷凝的流动顶盖,通常显示发育良好的鬣刺构造。
岩石中的橄榄石和辉石常呈细长的中空骸晶,其边部呈锯齿状彼此交生,状似丛生的鬣刺草——鬣刺构造
苦橄玄武岩是一种向基性过渡的超基性熔岩。
科马提岩的鬣刺结构
橄榄石呈细长的锯齿状、针状晶体,
平行丛生分布,状如鬣刺草。
橄榄岩
蛇纹石化橄榄岩
科马提岩的鬣刺结构
金伯利岩
是一种少见的不含长石的偏碱性的超基性浅成-超浅成岩,多呈岩管或岩筒产出,是金刚石的重要母岩
金伯利岩多呈黑、暗绿、灰绿、灰等色,细粒结构、斑状结构及角砾状构造。并不是单一岩浆结晶的产物,而是由岩浆、地幔物质(捕虏晶、金刚石)和挥发份组成,是在150-200km处由石榴石橄榄岩在含H2O和CO2的条件下经低温部分熔融形成的。
中国的金刚石探明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第10名左右,年产量在20万克拉。目前我国钻石主要产地有三个:辽宁瓦房店,山东蒙阴—临沭,湖南沅水流域。都是金伯利岩型,但湖南尚未找到原生矿,其中辽宁的质量好,是目前亚洲最大的金刚石矿山。
1、成因
(1)岩浆成因
证据:大部分岩浆成因的超美铁质岩与镁铁质-中性岩类共生,构成层状、环状杂岩体,说明了岩浆结晶分异的产物
从侵入岩的资料看:没有有力证据
从喷出岩看:科马提岩和麦美奇岩的存在证实了地幔可以熔出高镁的超镁铁质岩浆
三、超镁铁岩的成因和产状
(2)非岩浆成因
它们是直接来自于上地幔的岩石碎块或碎片。
成因:
构造侵位形成的。形成的岩石类型以蚀变的橄榄石(蛇纹石)为主,分布在汇聚板块的边部,是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识别板块边缘的重要标志。
玄武质岩浆和金伯利岩浆从上地幔直接携带上来的。
蛇绿岩 大洋岩石圈向大陆消减时,洋壳下的上地幔随洋壳物质一起俯冲、拼贴到大陆边缘的构造岩片,因此常与岩壳物质相共生,总称为蛇绿岩或蛇绿岩套。
OCEANIC SEISMIC LAYERS
TROODOS
LAYER 1
LAYER 2
LAYER 3
Seismic moho
Petrological moho
LAYER 4
地幔橄榄岩
深成杂岩
岩墙群
枕状熔岩
深海沉积
2、产状
①呈层状产于镁铁质-超美铁质层状杂岩中。
②分布于环状的超美铁质-镁铁质杂岩体中
③作为基性碱性杂岩体的一部分
④产于造山带的蛇绿岩套中
⑤可在玄武质火山岩和金伯利岩中呈捕掳体形式产出
层状侵入体—
岩浆房中岩浆分异与矿物分离结晶过程
环状超镁铁-镁铁质杂岩体
—Alaska-type环状杂岩体
产状
形态
成因
矿产
产于造山带中,沿构造线方向成群分布
剖面:
圆柱形
平面:
圆形环状
深部分异和多次侵入
V-Ti-Mt矿床、Pt矿床
;;
;;
-接触变质岩
类型:二辉橄榄岩、方辉橄榄岩、纯橄岩、
辉石岩类
意义:研究地幔组成及动力学的天然实验室
如:原始地幔岩-饱满地幔岩:
亏损地幔岩:
交代富集型地幔岩:
碱性玄武岩和金伯利岩中的超镁铁质岩捕虏体
岩石组合
产状
意义
沉积物-硅质岩等
枕状熔岩/细碧岩
辉绿岩/辉长岩
橄榄岩/蛇纹岩
大洋中脊
古板块缝合线的标志
(4)蛇绿岩中的超镁铁质-镁铁质岩组合
上 下
四、有关矿产
超镁铁质岩多数发生蚀变,蚀变较强时可形成一些非金属矿床,如菱镁矿、石棉、滑石等。
铬铁矿、镍、钴、铂、稀土等
橄榄石可作为宝石,翡翠——硬玉(一种气成热液蚀变的超基性岩)
第二节、基性岩类
一、基本特征
1、化学成分与矿物成分
基性岩的SiO2含量为45-52%,贫碱(K2O+Na2O<5%)富钙、铝、镁、铁
色率:色率40-90
矿物组成:铁镁矿物与浅色矿物各占50%
主要矿物:辉石+基性斜长石 (约1:1) 次要矿物:橄榄石,角闪石,黑云母
不含或只含少量石英、钾长石

第3章基性、超基性岩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放射辐射
  • 文件大小2.51 MB
  • 时间2022-05-1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