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600-苏轼小故事
600-苏轼小故事
苏轼小故事
吟诗赴宴
苏轼二十岁的时候,到京师去科考。有六个自负的举人看不起他,决定备下酒菜请苏轼赴宴打算戏弄他。苏轼接邀后欣然前往。入席尚未动筷子,一举人提议行酒令,酒令内容兴奋的告诉了苏小妹。
小妹看着得意洋洋的哥哥,认真的说:人家看你像佛,是因为他心中有佛,看谁都像佛;你看他像牛粪,是因为你心中只有牛粪~
近代女子为文而名声最盛者,非冰心莫属,她曾评述最佳男人应"情""趣""味"兼备,寻常男子,能具其中之一已是难得,三者兼备者,真是少之又少。
先说"情"。人若无情,不如草木,一个人之可爱与可敬,全在于其之真情,才高如顾城,却以利斧劈死相濡以沫的妻子,这样的男人,为他心寒都来不及,想说爱他,确实不容易。中国古代的男人,把忠孝节义看得重于一切,与妻子的情谊,看得最淡,如《三国》《水浒》中的英雄好汉,以同性的眼光看去,确实值得钦敬,以异性的眼光看去,未免心中酸涩。所幸,苏轼是有血有肉的人,并非这样有义无情的英雄。"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这是苏轼在妻子王弗去世后十年写下的悼亡诗。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本想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谁料一朝弃我而去,从此幽冥隔世,轩窗凄然一面,醒来却是幽梦一场,隔着近千年的时光,我们仍能感受到词人无尽的悲痛。天不假年,苏轼先后三位王姓妻子,却都弃他而去,没有一人伴他走完生命的旅程。"不合时宜,唯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更思卿。"据说这是苏轼怀念最后一位妻子兼红颜知已王朝云而作,晚年丧妻,形只影单,潇潇暮雨,多少落寞与孤独,只向琴中倾诉。自古男儿多薄情,多少男子老婆还活着,就巴不得她赶快死去,有几人似苏轼这般深情,
再说苏轼之趣。据传,丞相王安石曾大发宏论:"四马为驷,天虫为蚕,古人造字,定非无义。"苏轼问:"鸠字九鸟,可知有故,"王安石欣然请教,苏轼答:"《毛诗》云:'鸣鸠在桑,其子七兮',连爷带娘,共是九个。"这样妙答,真让人不由大笑。苏轼之机敏与幽默,由此却可窥一斑。幽默之人,往往是最体贴与富有理解力之人,也唯有这种人,方能从平凡的生活中寻出无尽乐趣,一本正经的道学先生,
与无情有义的英雄一样,是供外人钦敬的,不是值得自家人喜欢的。
一个人有情有趣,已是难得,但若无味,日日相守,终嫌其浅薄。我们且看苏轼的词--"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多么豪迈;苏轼不仅词文书法尽佳,流传至今的东坡肉,东坡肘子,更不知让多少人垂涎欲滴。词句好,是文学品味高;书法好,是艺术品味高;饮食讲究,是生活品味高。这样三味俱高的男人,请问世间有几,
若能嫁于苏轼,花前月下,与他品诗论词,此乐何及~敛袖研墨,看他潇潇洒洒地写字,此乐何及~待他离去,仿他字迹,狗尾续貂,拊掌而笑,此乐何及~闲来无事,与他闲敲棋子,探讨食谱,此乐何及~羡慕朝云,嫉妒朝云,十二岁到苏轼身边,一守二十余年,不知朝云作何想,其实,在我们看来,她是世间第一幸福的女子。
寂寞沙洲冷--一段鲜为人知的爱情故事
寂寞沙洲冷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惟见幽人独来往,飘渺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捡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苏轼?卜算子
北宋哲宗绍圣年间,在广南东路的惠州(今惠州市)白鹤峰的几间草屋内住着一位
[Word]600-苏轼小故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