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水源地勘查工作方法与技术要求
一、勘查工作技术路线
勘查工作技术路线为:收集资料、编写项目设计ABmax=680m,ABmin=6m;
测量极距MNmax=50m,MNmin=2m;
点距:20m;
供电电压:400V(可调)。
(五)水文地质钻探与成井
1.钻探
钻探是水文地质勘查最为重要的手段,通过钻探可验证水文地质测绘及地面物探成果,更是了解地层岩性、厚度、埋深、分布的直接手段,同时它也是抽水试验、动态观测、取样测试等得以实施的前提。钻探工作任务是查明工作区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取得有关水文地质参数和地下水资源评价所需资料。
1)钻机选择、定位与安装
钻机的选择应能保证钻探质量和正常成井要求,宜选择回转型钻机进行施工,具体机型由施工单位根据实际情况选定。施工前由总工或总工委托的相关科室及市站会同施工单位人员勘查现场定孔,孔位确定后非特殊情况不得移动。钻机安装时应保持地基坚实、稳固和钻机机台水平,找准“三点一线”,在钻塔起落范围内不得有障碍物。
2)钻孔深度与孔径
探采结合孔(16个):设计钻孔深度为100m,采用少110mm小径全孔取芯。
含水层“天窗”勘查孔(10个):设计钻孔深度为50m,采用屮110mm小径全孔取芯。
河流剖面监测孔(8个/2组):设计钻孔深度为30m,采用少110mm小径全孔取芯。
3)岩芯采取所有探采结合孔、含水层“天窗”勘查孔、河流剖面监测孔均全孔取芯。为保证岩芯采取率,严禁超管钻进,-。全孔取芯,正确填写岩芯牌并装箱保存。岩芯采取率粘性土不小于85%,砂性土不小于65%,全孔平均岩芯采取率不小于75%。岩芯箱以木质或塑料为主,以利长期保存。
4)冲洗液采用清水或泥浆钻进,在钻进中遇复杂地层可用优质泥浆护壁,并应适当控制冲洗液泵量,成井时应及时换浆,成井后采取有效的洗井措施。
5)孔深校正与孔斜测量
钻进中每50m,进行一次孔深校正,终孔后、下管前均应探测孔深,%。
钻探进尺小于100m钻孔孔斜误差不大于1°。
6)岩芯编录与保管
a划分地层岩性、含水层层位及其埋深、厚度等,并应进行现场详细的观测、描述和记录。
b岩芯应按顺序装入岩芯箱,不得乱放或倒置,并及时用红漆在现场对岩芯箱进行编号,每一回次均应认真填写岩芯牌,岩芯牌字迹应工整、清晰、数据准确。终孔后由施工单位按要求运至指定地点并交相关部门保管,等待验收。
7)简易水文地质观测要求钻探过程中应认真做好简易水文地质观测工作。观测内容包括:水位、水温、冲洗液消耗量、漏水位置、自流水的水头高度和自流量、孔壁坍塌、涌砂和气体逸出情况等。
2.水文测井为能准确划分含水层与弱透水层的位置,为下管、成井提供依据,拟在16个探采结合孔和8个河流剖面监测孔中安排专门的测井工作(视电阻率测井法),深度与成井深度一致,以便与钻探资料进行对比和验证。
3.扩孔
城西水源地勘查区的16个探采结合孔和2组8个河流剖面监测孔均需扩孔成井,其中探采结合孔扩孔孔径450mm,河流剖面监测孔扩孔孔径350mm。
4.成井
16个探采结合孔成井井深100m,下管与成井管径219mm,采用无缝钢管或球墨铸铁管。40T00m为滤水管,下管后在井管与井壁间充填滤料,滤料应沿井管四周均匀连续填入,当发现填入数量及深度与计算有较大出入时,应及时找出原因并排除。0-40m为实管,按要求采用粘土球进行止水,止水效果检查可采用孔内外压力差法。
2组8个河流剖面监测孔成井井深30m,下管与成井管径146mm,采用无缝钢管或球墨铸铁管,5-30m为滤水管,下管后在井管与井壁间充填滤料,滤料应沿井管四周均匀连续填入,当发现填入数量及深度与计算有较大出入时,应及时找出原因并排除。0-5m为实管,按要求采用粘土球进行止水,止水效果检查可采用孔内外压力差法。
5.洗井
在成井后、抽水试验前应及时洗井,以清除井底沉渣和井壁泥皮。投入胶磷酸钠浸泡24h,后采用空压机交替洗井,,直至水清沙净、水位变化反映灵敏,洗孔结束前的出水含砂量不大于1/20000(体积比)。
(六)孔口坐标与高程测量
勘查区内所有钻探成井的钻孔及选择利用的机民井均应进行孔口坐标和高程测量。
坐标与高程测量采用RTKGPS卫星定位系统测量,测量工作布置、测量方法及测量精度要求符合“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1)“等相关技术规范。
(七)抽水试验
1.单孔稳定流抽水试验
查明含水层的富水程度,判断地下水的补给方式,求取含水层水文地质
水源地勘查工作方法与技术要求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