跃动汕头
改革开放以来的交通变化
开放30 年来,汕头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日臻完善,形成了公路、 水路、铁路、民航等各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的新局面。一条条路基狭 窄、凹凸不平的土路不见了,机场、铁路、高速公路……一个跃动汕头
改革开放以来的交通变化
开放30 年来,汕头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日臻完善,形成了公路、 水路、铁路、民航等各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的新局面。一条条路基狭 窄、凹凸不平的土路不见了,机场、铁路、高速公路……一个个从陌 生到熟悉的名字,在汕头大地划出轨迹。如今,一个以铁路、高速公 路、国省道为骨架,县乡道为支脉,连接城乡,贯通周边,水陆兼备, 纵横交织、四通八达的现代化交通网络已经形成,而汕头人正依托这 些便捷的交通手段通往世界。
改革开放初期,在不到10平方公里的建成区中,“四永一升 平”和一条外马路便涵盖了汕头市区,各种市政设施十分落后,当时 从西堤码头到汕樟路就是最繁忙的交通街区,汕樟路以东就成了郊 区,而且很多是土路、沙路。30年的改革开放,汕头市道路实现了 路路畅通,并且形成东西向的海滨路、中山路、长平路、金砂路、金 湖路、黄河路与南北向的汕樟路、金新路、东厦路、金环路、天山路、 衡山路、泰山路以及中泰、金泰立交桥等城市主干道,和由机场路、 大学路、国道3 2 4线潮阳路段、金凤路桥工程等出入口道路组成的 纵横交错的路网。 1995年和2002年,汕头市分别建成了深汕高速公 路东段、汕汾高速公路,使汕头市融入全省一天经济圈。同时先后三 次全面改造国道324线、国道 206线,使汕头境内国道全部改造为一 级公路。
据统计, 30年来汕头市公路建设共投入资金130亿元,比前30 年增长70倍;并先后新建和改造高等级公路里程1200公里。目前, 汕头市境内除沈海高速公路、国道G324线和G206线为一级公路外, 省道
S232潮汕线等10条省道有62%的里程,也为二级以上公路。全 市公路通车里程3735 公里,;公路密度已达 到 181 公里/每百平方公里,从全省倒数第四位发展到排名第三位。
因受汕头海湾的阻隔,从 1905 年起依靠汽车轮渡渡运车辆, 车辆过海极不方便,成为制约汕头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改革开放以 来,市委市政府把解决过海交通列为解决交通瓶颈的头号工程,千方 百计争取上级支持,于 1995 年建成了汕头海湾大桥。它的建成,不 仅解决了市区南北两岸的交通问题,而且成为连接珠海、深圳、汕头、 厦门四个经济特区的纽带。 1999 年又建成了礐石大桥, 100 年来汕头 湾依靠轮渡成为历史,从根本上解决了汕头湾过海的瓶颈。跨海大桥 的建设实现了汕头海运史上历史性的突破。
汕头外砂机场于1974年4月15日正式开始民航业务。经过1986 年、1989 年和 1996 年等多次扩建改造,特别是 1997 年汕头外砂机 场应急改造后,机场年旅客吞吐能力从原来130 万人次提高到300 万 人次,货邮吞吐能力为6万吨。汕头机场已成为全国4 7个重点保障 机场之一,可以满足起降波音737~800和波音757等较大型中程客机; 候机大楼面积 万平方米,停机坪面积 万平方米,可同时停放 5 架波音 757 和 7 架波音 737 客机。197
汕头交通发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