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
一 天文学方面
1755年康德《自然通史与天体论》,提出天体的星云演化假说,在这一假说中,康德指出了太阳系不可避免的毁灭。在僵死的机械论自然观上打开了第一道缺口。对宇宙神创论是一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
一 天文学方面
1755年康德《自然通史与天体论》,提出天体的星云演化假说,在这一假说中,康德指出了太阳系不可避免的毁灭。在僵死的机械论自然观上打开了第一道缺口。对宇宙神创论是一个有力的批判,为辩正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形成提供了天文学方面的基础。
劲舞私服 mdsku
二 地质学方面
1830年,赖尔出版《地质学原理》,该书强调渐变,认为地球在变化中。人们觉得利用岩石的记录,印证眼前仍在进行的自然作用进行推理,可以寻出地球的历史,至少可以寻出地球上有生物的一段时期的历史。
三 物理学方面
1物质守恒定律:拉瓦锡用科学方法证明物质经过化学作用,虽然在表面上有改变与消灭的现象,然由其重量测得,总质量恒定不变。物质守恒原理加强了把物质看作最后实在的看法,引起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并为能量守恒定律做了铺垫。
2 能量守恒定律:自然界各种物质运动形式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转化,而不是彼此无关。物理学的第二次大综合。
3 电磁理论:即法拉第把电和磁联系起来。麦克斯韦证明光是一种电磁波。把世界统一了起来。
四 化学方面
有机物、无机物统一。1828年韦勒用氰酸与氨合成了尿素,打破了有机物与无机物之间的界线。
门捷列夫制定的元素周期表把各种元素联系起来。
五 生物学方面
细胞学说:动植物由细胞组成,打破了物种之间的界线。
达尔文《物种起源》说明生物演化的连续性。
§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马克思与恩格斯创立的。主要是恩格斯创立的,集中体现在《自然辩证法》和《反杜林论》中。
概括和总结了时代自然科学的成果,批判地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合理成分,建立起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
一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形成
1最初转变: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自然界在人类出现之前已存在,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发展的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即自然界成为人的这一过程的一部分。
三 化学运动形式
承担者为分子和原子。一般表现为分子的分解和原子的化合,在原子核组成不变的情况下,分子的组合和结构发生质变。以物理和力学运动形式为基础。
四 生命运动形式
以蛋白质和核算为主的多分子系统的存在和运动的方式。
生命运动形式主要表现为:
生物的新陈代谢(同化、异化)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生物反映即生物体与外界交换信息进行反馈自调节和适应外界环境的过程;
生命运动包含化学运动、物理运动和力学运动各个层次。
§
一 旧的物质理论
自然界被看作是分割开的固体颗粒,在空间中运动。
每个颗粒是一个原子,基本性质不可入性即不可分,也不可毁灭。
二 旧物质理论面对的难题:
碰撞与吸引的矛盾;
物质的颗粒性与以太的矛盾;
原子量与化学性质的矛盾;
三 物理学新发现及其意义:
新发现:
1895年伦琴发现X射线;
1896年贝克勒尔发现铀的放射性;
1897年汤姆逊发现电子;
意义:
动摇原子不可分的思想;
解决旧物质理论难题;
成为新物理学建立的基础;
开创了放射性研究和原子物理学的研究。
二 物理学革命
1相对论的提出
1)以太检验:麦克尔逊-莫雷实验
2)相对论的提出:1905年狭义相对论,该理论表明绝对空间与绝对时间的概念是想象中的虚构,不是直接由物理学的观察和实验得来的。牛顿的时空观是一种经验感觉。相对论中的质能方程表明以光速运动,质量与能量等效。
在引力场中,钟长尺缩,光的路程要弯曲;指出时间与空间不能离开物质而独立存在,时空的结构和性质取决于物质的分布。
2 量子论和量子力学建立:
1)黑体辐射的紫外灾难;
1900年普朗克提出能量子假说:能量只能以分立的能量子发射或吸收。
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光量子假说及理论;
20世纪初,卢瑟福提出原子的有核模型——太阳系模型;
1913年,波尔量子论原子模型;
1923年,德布洛意提出物质波假说;
1925-1926,薛定谔提出波动力学,海森堡提出矩阵力学。
1927年证明二者等价。
测不准原理:不能同时以任意高的准确度测定电子的位置和速度。
玻尔的互补概念:电子的粒子图象与波动图象看作是同一个实在的两个互补的描述。这两个描述中的任何一个都只能是部分正确的。有关实在的基本概念发生了巨大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