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学于戏融戏于学
胡蓉 摘 要:音乐游戏的教育价值主要是使儿童分享愉快和自然地在集体中获得创造能力的发展。如果儿童只是呆板地站着唱歌、拘谨的发声、完成任务似的表演,这样的活动毫无意义。教师可以把知识与音乐游戏有效地结合在一起,通的个性
音乐课堂游戏需按不同情况来设置,对于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创设游戏也应当具有针对性,每个孩子都有着不同的个性,或是活泼开朗,或是害羞内向,教师可以抓住游戏的趣味性,过程中不断激励孩子,让他们能够大胆自由地进行创作和想象,而性格内向的学生也能通过教师的鼓励慢慢融入其中,在学生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关注他们的个体差异性,从而关注不同个性的学生在音乐游戏中的表现。
2. 针对音乐的特点
在设置音乐游戏的过程中,可以根据音乐的特点来设置不同的音乐游戏。比如模仿火车鸣笛声的远近来感受声音的强弱、模仿儿子、爸爸、爷爷走路的速度来感受音符时值的长短、模仿知了的叫声来感受附点音符的节奏等等,当然,一个游戏也可以涉及很多个音乐知识。
(三)在游戏中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
音乐课程不仅培养学生有欣赏美的能力,更有创造美的潜能。创造是音乐课程中的重要特点,也是学生发挥想象力和思维潜能的手段。游戏的教育价值主要是使儿童分享愉快和自然地在集体中获得创造能力的发展,教师在进行创造实践教学的过程中要打破神秘感,相信学生的创造力,从实际出发,不能超过学生的能力和水平,以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以表扬鼓励为主,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满足感。 1. 歌曲编创
编创在音乐课中的应用不仅体现了学生的共性,又表现出发展学生的个性。最好的表现是学生在游戏中自发性的歌唱,用即兴的歌唱和别人进行交流,在充满趣味感的环境中激发创造力的发展,每个人都可以有不同的编创,教师不需要用统一标准去衡量。比如学习完歌曲中的四分音符节奏型、八分音符节奏型、十六分音符节奏型和休止符之后,可以让学生创编4X4的节奏小格子,再用七个音乐小伙伴来创作简单的小歌曲,在学习歌曲《猜谜谣》后创编歌词猜其他动物,《老爷爷赶鹅》一课中添加语气词让歌曲幽默有趣。
2. 联系生活进行创作
新课程要求音乐教学要与学生现实生活相联系,将学生日常所见的、听的、感受到的音乐现象帶入课堂,例如学习《森林的歌声》这一课中,音乐里有许多森林中的音响,蛙鸣、鸟叫、蝉鸣、水声等自然现象,通过课堂中的交谈引起学生共鸣,再进行模仿游戏,抽象的音乐就会变得更通俗易懂,学生在模仿游戏中主动去获取知识,创造生活中的其他音响。如生活中的报纸可以创作不同声响为歌曲润色,舞动一条小小的丝巾将乐曲变得连贯并优美,缤纷色彩的杯子为歌曲伴奏,也可代替不同的音符编创旋律,用不同的图形表现音乐的起伏和走向等。通过对生活中音响的探索,学会自制打击乐器尝试演奏和多种声音素材来创造节奏和表现音乐,加深对音乐要素的感受和体验。
3. 声势律动来创作
如果在死气沉沉的课堂上,也可以选一些简单的声势训练,厦门六中合唱团就是最好的示范,学生一下子被新颖、有趣的声势律动所吸引,使得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注意力集中在节奏和动作上。例如在学习歌曲时,就可以通过声势律动教学来引导学生准确感知节奏,先从稳定拍开始,再到双手配合拍不一样的节奏,左手拍稳定拍,右手拍节奏型,这样可
寓学于戏融戏于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