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年绍兴政府工作报告绍兴市人民政府 2013 年政府工作报告一、 2012 年政府工作 2012 年,是国内外发展形势十分严峻复杂的一年。面对困难与挑战,在绍兴市委领导下,市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入实施“创业创新、走在前列”战略部署,保持了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 3620 亿元,增长 %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266 亿元, 增长 % ; 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例为 2% 左右; 固定资产投资 1723 亿元, 增长 %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15 9 亿元, 增长 % ; 外贸出口 256 亿美元, 下降 %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6911 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17706 元,分别增长 % 和 % ;城镇登记失业率 3% ;人口自然增长率 ‰;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 2% 。除生产总值、外贸出口两项指标外, 市七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其他目标全部完成。生产总值增幅低于预期目标 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 个百分点;出口总量保持全省第三位,出口依存度下降 个百分点。一年来,我们紧紧围绕“稳中求进、致力惠民、积极有为”的工作基调, 着重抓了五方面工作: 一是全力以赴稳增长。面对严峻经济形势, 及时出台一系列促投资、拓外贸、扩消费等政策措施。启动实施“新三年建设计划”, 完成重大项目投资 1009 亿元。大力推进产业升级投资,完成工业投资 881 亿元,增长 % 。积极争取上级项目支持, 110 个项目被纳入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 获得扶助资金近 5 亿元; 30 个项目列入省重大产业项目, 获得用地奖励指标 1216 亩。引导支持越商回乡投资,规划建设镜湖总部基地、滨海示范区等产业平台,到位资金 184 亿元。认真贯彻中央调控政策, 正确把握房地产投资重点。出台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扶持政策,投入资金 6000 多万元,组织企业参展参会 400 余场。加快推进中国安防城等商贸综合体建设,落实家电下乡和汽车以旧换新政策,专业市场成交额达 2600 亿元。着力强化资金、土地、人才等要素保障,全市金融机构新增贷款 666 亿元, 实现上市、债券等直接融资 323 亿元;严格节约集约用地措施, 消化转而未供土地 万亩、盘活存量土地 8700 亩;引进各类人才 万人,新入选国家“千人计划”3 人。二是坚定不移促转型。全面启动“工业强市”建设, 开展工业强县、工业强镇建设试点。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完善扶持政策、导向目录和“一事一议”办法,实施“三百推进计划”, 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工业产值比重提高到 %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打造现代产业集群, 新昌装备制造成为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涉及企业 826 家, 稳步推进“浙化联”处置工作。倡导绿色建筑,建筑业产值继续保持全国同类城市领先。建设粮食功能区 14 万亩,粮食总产量实现“九连增”。新建现代农业园区 51个, 投入资金 8 亿元。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 258 家。农村联网工程村级网站总数全省第一。出台服务业龙头企业扶持办法, 加速现代服务业集聚区项目落地, 继续推进市区二环线内工业企业提升、转型、搬迁,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 % 。广泛开展全城游、全市游和全民游, 全年接待游客 4935 万人次, 实现旅游收入 506 亿元, 分别增长 % 和 % ,鲁迅故里· 沈园成功创建为全市首个国家 5A 级景区。强化科技创新支撑,新建省级企业研发中心 29 家、院士专家工作站 10 家,启动省级新产品试制计划 908 项, 国家级黄酒工程、珠宝检验和环保设备监督检验中心落户绍兴。严格节能减排,完善按企业效益配置资源、排污权使用交易、差别电价等促进机制, 全市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 % ,化学需氧量排放削减 % , 二氧化硫削减 % , 氨氮削减 % , 氮氧化物削减 % ,全面完成省下达的各项任务。三是持之以恒抓统筹。加快实施“三片融合、中心崛起”城市发展战略,完善城市分区规划和专项规划,组织编制城市轨道交通、“六湖”区域开发等专题规划, 绍兴市城市总体规划正式获得国务院批准。滨海新城框架逐步拉开,滨海大道、世纪大道等建成通车。镜湖新区与越城、柯桥、袍江的接点路网全线开工,科技中心、文化中心、奥体中心、行政中心、迎恩门工程等城市综合体项目进展顺利。在全省率先完成 11 个省级开发区整合提升, 面积扩大 倍, 柯桥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 绍兴高新技术开发区、袍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龙头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嵊
2014年绍兴政府工作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