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浅层地震勘探.docx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2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浅层地震勘探
2
本科生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 浅层地震勘探
学院名称 地球物理学院 2道接收的观测方法。
炮点距公式
对此工区而言,单边接收即一个道间距。双边接收即两个道间距多次覆盖即共反射点多次叠加技术在地震勘探中是经常用到的。它可以达到压制干扰波提高信噪比的目的。共反射点叠加技术参数的选择决定了叠加的效果,其中主要有道间距,偏移距,叠加次数。
(X1偏移距4m、X道间距2m、Xmax最大炮检距)
反射波多次覆盖观测示意图
4
折射波工作方法
. 1 折射波射波采用2重相遇时距曲线方法进行,道间距2米,12道接收,其中近炮检距的两炮偏移距为1米
折射波勘探示意图
折射波勘探示意图
图中、、、是炮点。
5
相遇时距曲线解释方法
折射波相遇时距曲线也即t0法,是折射波勘探中常用到的一种解释方法,通过作图的方式获得速度,然后再用速度与时间剖面去推演出深度剖面,
6
五:数据处理(VISTA)
原始记录
7
道均衡
道均衡有道内均衡(动平衡)和道间均衡。道内平衡也是道内动态平衡。道均衡后需切除坏道。

8
(filt)
一维滤波就是对其中的每一道数据进行处理,把其中的高频,低频噪声消除。而主频的选择决定了滤波器的好坏,同时也就决定了滤波结果是否是符合工作要求的,在进行滤波之前需要频谱分析如下图:
频率设置
频率域分析结果
9

10
:二维滤波
二维滤波主要是滤去面波部分。可以利用面波和反射波在速度和主频上的差异,从中提取反射波。二维滤波要注意的就是频率范围和速度的选择,正确的选取频率和速度,才能将面波从中滤去。

速度选取
11
二维滤波结果
:抽道集(CMP)
为了进行共反射点道集的叠加,首先必须要从二维滤波后的数据中提取出共反射道集。而在这之前必须要定义观测系统。观测系统是炮点和检波器之间的排列关系,根据施工之前的准备,就可以得到该观测系统的各项参数。
抽道集之前必须要对观测系统进行定义,如下是建立的地震观测系统:
观测系统定义
12
观测系统
13
运行设置
抽道集结果
14
:速度分析
速度分析的目的主要是为反射波资料处理提供速度参数, 资料解释,岩性岩相分析提供解释用的速递费参数,对多道记录而言,速度分析是通过地震波能量相对速度的变化来获取速度信息的。在进行速度谱拾取之前,需要进行常速度扫描。
常速度分析:
CMP偏移距分析:
15
速度谱分析:
速度拾取选择文件
速度拾取:
:动校正
动校正也称为正常时差校正。多次覆盖地震记录,水平叠加是共深度点道集进行的,由于非零炮检距正常时差的存在,进行叠加之前
16
需要进行动校正,就是把炮检距不同的个道上来自统一界面,同一点的反射波到达时间经正常时差校正为共中心点处的回声时间,以保证叠加时能实现同向叠加,形成反射波能量突出的叠加道。
动校正结果:
17
:水平叠加(stack)
经过动校正处理后,时距曲线已校正为直线型时距曲线,可以进行叠加处理。水平叠加处理后每个道集输出一个叠加道,一条测线所有叠加道的集合组成直观反映地下构造形态。
水平叠加设置
输出文件
18
:混波(mix)
混波是对其中一个道集,通过前后两个或者多个道集的数据从新加权计算该道集的数据。此次实习中单边接收采用的是12321的方式。混波可以使减小个别有误差的道集对整个处理解释的不利影响。
时间剖面:
19
:时深转换
由于水平叠加处理得出的地震剖面,其纵坐标是一时间来表示的,所以称为时间剖面,在时间剖面中,和反射信息对应的纵坐标是其零偏移距的走时,它可以定性的反映出反射界面的轮廓,但确切的深度和产状还和速度参数密切相关,所以需要输入相应的速度参数,并逐次计算出各反射界面的深度。通过速度分析所拾取的速度,将时间剖面转换成深度剖面,这样更直观的看出地面以下的分布组成关系。以便进行地质解释。
深度剖面:
20
折射波数据处理
相对反射波处理而言,折射波数据处理相对简单,首先是进行初至波的拾

浅层地震勘探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文艺人生
  • 文件大小1.97 MB
  • 时间2022-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