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精品文档)江苏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doc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4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江苏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
(2013—2020年)
(征求意见稿)
社会信用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管理体制的重要制度安排。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手段。当前,江苏已经步入全面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新征程,全面实施“八项工程”、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加快建设诚信江苏和社会信用体系,促进社会和谐与文明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根据党的十八大精神,贯彻落实江苏省委、省政府加快建设诚信江苏和社会信用体系战略部署,制定本规划。规划期为2013—2020年。
第一章发展现状
江苏省委、省政府始终把“诚信江苏”作为“两个率先”、“八项工程”的战略载体。自2004年起建立了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领导机制。省委、省政府于2007年召开了诚信江苏建设工作会议,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诚信江苏建设的意见》(苏发〔2007〕14号),明确了诚信江苏建设“两步走”的战略目标,“十一五”期间,江苏省政府连续五年将信用建设列为50项重点工作之一,扎实推进政府、企业和个人诚信建设,在建设公共信用信息平台、构建信用服务体系、推进行业信用建设、开展区域信用建设试点等各方面都取得了积极进展。
——建立组织推进机制。经过几年努力,形成了领导重视、部门牵头、各方参与、协调推进的良好发展格局。省、市政府均成立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机构。2005年,成立了省信用办。2008年,成立了省公共信用信息中心,承担省级公共信用信息系统建设与运行维护的职能。在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中,省、市、县(市、区)信用管理机构得到加强,职能得以拓展。省、市有关部门建立了业务管理和技术支持的工作网络。省级财政“十一五”期间投入信用体系建设专项资金3000多万元,为组织推进这项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制定信用管理制度。省政府2007年11月1日起正式施行了《江苏省个人信用征信管理暂行办法》(第37号令)和《江苏省企业信用征信管理暂行办法》(第38号令)。省市先后制定了《江苏省公共信用信息归集和使用暂行办法》、《江苏省商业贿赂犯罪档案查询系统信息归集和管理使用暂行办法》、《江苏省建筑业企业信用管理办法》、《南京市政府公共管理中使用信用产品试行办法》、《淮安市领导干部信用管理实施办法(试行)》等信息归集、系统管理、信用监管等规章制度100多项,有力支撑了全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构建“一网三库一平台”信息系统。明确全省信用信息系统由“一网三库一平台”构成,即诚信江苏网、企业信用基础数据库、个人信用基础数据库、信贷征信数据库和公共信用信息平台。2005年,诚信江苏网站开通运行,成为政府沟通社会与公众的窗口。2011年4月,初步建成了省企业信用基础数据库及服务平台,实现了40家省级部门和6个省辖市信用信息的归集处理,涵盖了全省140多万家企业、310多万家个体工商户、5000多家民办非企业和社团组织,入库基础数据9000多万条。目前正进行项目二期工程建设。2013年初,省个人信用基础数据库项目可行性报告通过评审,年内将启动项目建设。以省规划为引领,在推动省级各部门网络互通和信息归集的同时,推动南京、无锡、苏州、南通、扬州等市和江阴、睢宁、兴化等县(市)建立了企业或个人信用基础数据库。省、市、县(市、区)信息交换的工作机制基本形成。各地各部门支持信贷征信数据库建设。
——开展区域和行业建设试点。2005年,明确南京、苏州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市,有条件的地区稳步跟进。2011年,选取六合区、江阴市、兴化市、睢宁县作为第一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县,开展试点示范,为信用体系建设推进探索经验。同年,启动省级部门应用信用信息和信用产品示范工程。在省公安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交通运输厅、省环保厅、省国税局、省地税局、省工商局、省质监局、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等
十个部门开展试点示范工作,取得了初步的成效,推动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
——组织企业信用管理贯标。2011年,省经信委(信用办)实施信用管理“百企示范、万企贯标”工程,作为全省“万企升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政府组织推动、企业自主创建、中介机构咨询辅导的工作格局。一大批企业通过建立健全信用管理工作机制,既提升企业内部管理能力和水平,防范经营风险,展示江苏企业诚信的品质和形象,增强了企业竞争力。同时,培育和发展了信用中介服务机构。
——培育信用管理专业人才。按照国家信用管理执业资格认证的要求,经过两年时间,对1195名学员进行了培训与考试,其中900多名学员取得了助理信用管理师职业资格,初步地缓解了全省企业信用管理专业人才匮乏的问题。
——逐步建立失信联动惩戒机制。各

(精品文档)江苏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90816398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4-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