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天净沙秋思》教学课件.docx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1
精品文档
《天净沙·秋思》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的
1、能朗诵、背诵《天净沙·秋思》
2、能认识元散曲中小令的特点
3、能理解《天净沙·秋思》所描绘的意象和表达的
裁就是曲,曲大概分为两种,一是剧曲,一是散曲。散曲没有动作、说白,包括散套和小令。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3
精品文档
第2页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7
精品文档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就是有标题的小令。(放
第3框)
2、理解这首小令的意思
1)指导学生朗诵。
祖先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现在有专家说,念书是与作家对话。总之,念书是走进作家的心里世界,让我们以朗诵
来走进马致远,亲近这位名家,读懂这片漂泊羁旅的游子之
心。
下面请大家听一遍朗诵,划出节奏。(放第4框)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斜阳
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师:这首小令一、三、五句押尾韵“a”,二、四句押尾韵
“ia”,读来朗朗上口,大家喜欢吗?我们感觉一下。(朗
读)前三句是典型的整句排列,构造相同、字数相等、句式
工整,
要读出一呵而就、淋漓畅快的酣畅美和明快的节奏感。试一
试。最后一句是散句,要读得波折跌宕,读出落拓无助的生
存境遇。试一试。再一同把整首小令朗诵一遍。这样朗诵我
们感觉到了它整散相间,长短联合的形式美。
(2)感觉它的意境美
师:下面我们感觉它的意境美。提示:怎样的景、怎样的人?
怎样的情感?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5
精品文档
第3页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7
精品文档
有人,“中有画,画中有”。先同学散一遍文,你中有怎的画面?以“我忧如看到
了⋯⋯”开,句在你中再的画面。
如果学生有困,例:“枯藤”、“藤”的形是多的,把它置于上下文中“枯藤”,形象就详细了,我忧如看到了枯败的藤、的藤、衰落的藤、毫无活力的藤,于是枯藤一意象衬着出凄凉、的晚秋氛围。同学能够推。
学生可能再出的画面有:
几根枯着一棵棵,那凋零了的黄叶在的秋中瑟瑟的抖,夜晚的天空中点点寒,声声哀⋯⋯一片悲凉的秋景。
在作者的眼前呈出一座小,下小溪潺潺的流水,不有升起炊烟的家小院,那边有安居落的人。在瑟的秋中,在寂寞的古道上,辛的游子着一
匹瘦瘦的老,在斜阳西沉的余中,向方踽踽(jû)
而行。喔,同学描的就是一幅悲凉的秋景。
:想想什么会有些画面?即画中有怎的人,达出怎的情感?
明确:人常,“所有景皆情”。因“断人在天涯”,在天涯的断人的精神家园已化作了一片荒,他眼中的景自然是目然。于是作者眼中的藤、、、水都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7
精品文档
第4页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7
精品文档
是萧条的、凄凉的、无助的,其实是人的落拓与忧虑的写照,这是以景托情,融情于景。这景无疑传达出浪迹天涯的游子
思乡之情,这景与人,境与情,自然意象与社会境遇,友善的统一于这首小令中,充分的道出了游子羁旅之悲。请大家齐声诵读,让我们将景语化为情语,体验体验游子的悲苦与心酸。(朗诵)
师:经过朗诵,真实体验到了作

《天净沙秋思》教学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春天资料屋
  • 文件大小21 KB
  • 时间2022-05-17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