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悦广场北侧道路项目
吾悦广场北侧道路项目
施工图设计说明
1、工程概述
项目建设背景
江津区东邻巴南区、綦江区,南界贵州省习水县,西接永川区、四川省合江县,北靠璧山区、九龙坡区、大渡口区,幅员面积32合程度差,充水性干燥,属硬性结构面。未见断裂构造,共发育2组裂隙:J1:186°∠78°,~1m,延伸2~6m,裂隙面平直光滑,局部有泥质填充,结合很差,为软弱结构面;J2:322°∠81°,~1m,延伸3~6m,裂隙面平直光滑,局部有泥质填充,结合很差,为软弱结构面。
场地内未见断裂构造,场地构造裂隙不发育,未见次级褶皱及断层分布,地质构造简单。
根据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1/400)万GB18306-2015之图A1及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1/400万)GB18306-2015之图B1,参照《公路工程抗震规范》(JTG B02~2013),场地的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所属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经地表工程地质测绘和钻探揭示,场地内分布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杂填土、素填土(Q4ml)、粉质粘土(Q4el+dl)和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砂质泥岩、砂岩,现由新到老分述如下:
(1)杂填土(Q4-ml):杂色、松散、主要为建筑垃圾、粘土及碎石组成,为近期周边场地场坪时期堆积,该层为简单碾压堆填,堆填时间2年左右。(ZK2)~(ZK9),主要分布于拟建道路起点附近。
(2)素填土(Q4ml):杂色,松散,局部稍密,稍湿,主要由粉质粘土及碎石块组成,夹含量25~34%的砂岩块石,粒径2-5cm不等,棱角状。该层为堆填形成,未进行充分碾压,堆填时间3年左右。~(ZK)。主要分布于拟建道路起点附近。
(2)粉质粘土(Q4el+dl):紫褐色、黄褐色,软塑-可塑状。由粘土矿物组成,含少量岩石碎屑,稍有光滑,摇震反应无,干强度、韧性均中等。~(ZK18)。主要分布于拟建道路K0+360至终点附近。
吾悦广场北侧道路项目
(3)砂质泥岩(J2s-Sm):红褐色,灰色、泥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泥质胶结,主要由粘土矿物、长石组成。强风化层裂隙发育,岩芯破碎,呈碎块状,手捏易碎;中风化层岩心呈柱状,锤击声哑。该层广泛分布于场地内,(ZK12)。
(3)砂岩(J2s-Ss):青灰色、灰白色,细粒结构,中厚层状构造,钙质胶结,主要由长石、石英等矿物组成。强风化层岩体破碎,多呈碎块状,局部呈砂状,中风化层岩体较完整。该层广泛分布于场地内,(ZK17)。
场地区域大部分被第四系土层覆盖,局部地段基岩裸露,据钻探揭露,第四系覆盖层厚度 (ZK13)~(ZK5),基岩面起伏与地形起伏基本一致,基岩面坡度在纵断面上一般5°~10°之间,横断面上6°~16°之间。
场地基岩划分为强风化带及中等风化带。强风化层底界随基岩面起伏而起伏,~(ZK20),岩芯破碎,呈块状、碎块状,少量短柱状。中等风化带岩芯较完整,多呈短柱状、柱状,岩体为中厚层状结构。
根据《市政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174-2014)附录A土石可挖性分类表,场地土、石工程分类为:
松土:可塑状粉质粘土,可挖性分级为Ⅰ级
普通土:沿线的人工填土,可挖性分级为Ⅲ级。
硬土:强风化带,岩石风化强烈,呈碎块状,质软,可挖性分级为Ⅲ级。
软石:中风化砂质泥岩,,可挖性分级为Ⅳ级。
次坚石:中风化砂岩,,可挖性分级为Ⅴ级。
线路区地形总体表现为沟谷斜坡地形。由于地形坡度较大,大气降水后汇集于沟谷向低洼处排泄。场地内第四系人工填土结构松散~稍密,孔隙大,透水性强为透(含)水层;泥岩属相对隔水层,不利于地下水渗入及补给。该场区地下水类型按含水性质可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及基岩裂隙水。
(1)松散岩类孔隙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和地表水补给。第四系土体厚度较大,局部含砂较重,该类土层孔隙度大,透水性好,具有较好的蓄水条件。勘察时小河沟河水位较低,场地地下水与河流相连,靠近小河沟段地下水量较丰富,地下水类型为潜水。同时,据钻孔水位观测结果表明,场地在勘察施工时,鱼塘及河沟附近钻孔,在勘探深度范围内,稳定的地下水位与
广场北侧道路项目施工图设计说明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