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的近似值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四学制)·数学(四年级上册)》114~115页。
[教学内容]
“四舍五入法”求出商的近似值;理解用“进一法”和“去尾法"求商的近似值。
,商的近似值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四学制)·数学(四年级上册)》114~115页。
[教学内容]
“四舍五入法”求出商的近似值;理解用“进一法”和“去尾法"求商的近似值。
,再通过交流,互相学习培养学生独立考虑合作交流的才能。
3。结合详细的情境,使学生感受数学和生活的亲密联络,增强学生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出商的近似值。
[教学难点] 理解用“进一法"和“去尾法”求商的近似值。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参观了三峡永久船闸闸门,感受到了三峡工程的宏伟和壮观。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到三峡土特产超市看一看吧。(精品文档请下载)
图1
课件出示。(见图1)
师:从图上你理解到那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预设1:平均每块腊肉多少钱?
预设2:平均每盒茶叶多少钱?
师:下面我们首先解决“平均每块腊肉多少钱”这个问题。请同学们独立解决。
学生独立计算,老师巡视。
师:哪位同学愿意和大家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根据学生答复板书算式。
【设计意图】创设一个现实的生活情境能沟通现实生活和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络,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在生活中找到原型。通过创设到三峡土特产超市购物的情境,激发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起学习积极性。(精品文档请下载)
二、算法交流,分析比较
师:假设我们只买一块腊肉要怎样付款呢?
引导学生发现:人民币的最小面值是分,无法准确付款。
师: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完成付款吗?
预设:我们可以求出商的近似值。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求商的近似值"。(板书课题)
师:你想用什么方法求商的近似值?
预设:以前我们学过“四舍五入法",可以用这个方法求商的近似值。
师:下面请同学们结合实际情况,求出商的近似值,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学生汇报:
预设1:用四舍五入的方法保存两位小数。因为人民币最小的面值是分,所以保存两位小数就可以了。大约是12。13元。(精品文档请下载)
师:用四舍五入法保存两位小数时,你计算到了哪一位?为什么?
预设:因为我是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的,所以要看小数点后面第三位满不满5。
预设2:用四舍五入的方法保存一位小数。因为如今,我们很少使用“分"这个货币单位,所以准确到角就可以了。大约是12。1元。(精品文档请下载)
师:你计算到了哪一位?
预设3:用四舍五入的方法保存整数。要是假设找零钱不方便时,准确到元也可以。大约是12元。
师:你计算到了哪一位呢?计算钱数时,通常保存两位或一位小数,也就是准确到分或角就可以了。假设找零钱确实不方便准确到元也可以。(精品文档请下载)
师:比较这三位同学的做法,他们有什么共同之处?
预设1:这三位同学除到商的小数位数都比要保存的小数位数多一位。
预设2:他们都用了“四舍五入法".
小组讨论:怎样求商的近似值?
师:求商的近似值时,除到商
商的近似值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