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钝的我起码挣扎了十几年,才能慢慢体会自己的人生只有自己可以掌握、可以修复, 纵然充满各种挑战与困难,生命本质还是非常美好的。
父亲为我取了单名一个 真”字,受到名字的影响,我向来也是以真诚”自豪,觉得自己
总能要求自己以本色示人, 不外打点一新,在一起
时更是全心全意地关注着对方,不漏掉对方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小动作。也就
是在恋爱中,我们的注意力全部放在对方身上,有趣的是,当我们真正关注对方时,就是在 做较好的自己,我们好到连自己都陶醉甚至感动了,因此,谁不喜欢谈恋爱或回味恋爱的感
觉呢?
我们往往把自己一天最为精华的时段以及身心状况,都奉献给了工作。因为,我们深知
顾客、同事、下属与老板的重要性。由于工作本身的结果导向,我甚至常常会在重要的谈话
前,预先设想自己希望此次谈话能够达到什么预期结果,要达到所需的结果必须如何起承转
合,甚至沙盘演练对方的反应,再设想如何处理其各种反应,以期引导谈话方向, 并能得到
预期结果。这些用心设计的沟通,常常带来工作方面的成功经验,即使不能尽如人意,也因
为有意识地作过准备,事后可以进行检讨改进,推动后续沟通或其他的互动方式。
多么可惜,回到家中,我们无不精疲力竭,并觉得既然都是自己人,何必那么费事费心 特意与孩子沟通?甚至有人认为这样会不会太虚假了?就还是随意做自己好了!别闹了!谁
回家还有力气做最好的自己?
这种在工作场合中,有意识地表现出自己较好的一面,一回到家中,则停止一切努力, 听任自己回复原状,就像恋爱中的男女一旦结了婚,就各自回复原形,完全是同一回事。
为了什么,我们把比较好的一面给了外人?难道不是自己的爱人及孩子,才更值得我们
做最好的自己吗?再说,又为了什么,我们不能常常保持自己更好的一面,把它变成一种行
为习惯呢?我们根本不需要碰到顾客才认真聆听,与老板开会才仔细揣摩上意,我们完全可
以同样用心地聆听我们的爱人及孩子,揣摩或感受他们的想法及感觉,难道他们不值得吗?
在传统家教下成长的我,经常被批评、被责备、被抱怨,造成我个性非常内向拘谨。我
在外地上大学,放假坐火车回家5小时的车程,我常常饿着肚子回家, 旁人无不大快朵颐吃 着各式食物,我越看越饿,就是不好意思拿出准备的干粮在陌生人面前果腹,更不敢大声吆
喝小贩买个盒饭来痛痛快快地吃个饱。下车时,我再一次对自己感到失望, 知道自己未能挣
脱束缚,那种对自己不满的感觉实在令人挫折,我知道自己应该可以活得更自在,我相信自
己有更好的一面未被发掘。
虽然身为批评抱怨的受害者,可是,我渐渐发现自己也不自觉地批评、抱怨着许多身边
的人与事。就算由于内向,我无法像我妈对我那样,毫无顾忌地发泄情绪,但是,我心中却 总是抱着负面的心态。最可怕的是不敢伤害他人,只有伤害自己,我常常会认为自己很倒霉,
也常常收集(当然是无意识的)自己所遭遇的各种不顺利的事件,包括久等公交车不来这种小
事,来证明自己是个衰运上身的人。我高中、大学都在外地求学,住在学生宿舍里,我老是 发牢骚,常令室友听不下去。我的同寝室好友就常常企图说服我,对于人生的不幸,如果能
采用接受的态度,而不是抱怨的态度,一切就会有所转机。但是,当时的我心思苦涩,确实 无法参透,为什么同龄朋友中只有我父亲早逝,与多病的寡母相依为命?在20郎
对生命美好本质的信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