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方剂学名词解释.docx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名词解释
一■、总论
方剂:方剂是在辩证审因确定治法之后,选择合适的药物,酌定用量,按照组方结构的要求,妥善 配伍而成的。
方剂学:方剂学是研究和阐明治法与方剂的理论及其临床运用的一门科学,是中医学的主要基础学
科之一。
治法:治寒盛而致四肢厥逆、恶寒蜷卧、下利、脉细微或沉迟细弱的证侯,有回阳救逆的 功用;后方姜、附用量比较大,主治阴寒极盛格阳于外而致四肢厥逆、身反不恶寒、下利清谷、脉微欲绝 的证侯,有回阳逐阴、通脉救逆的功用。
③剂型更换的变化。理中丸是用治脾胃虚寒的方剂,若改用汤剂内服,则作用快而力俊,适用欲证 情较急重者;若证情较轻或缓者,不能急于求效,则可以改汤为丸,取丸剂作用慢而力缓。
二、解表剂
1、桂枝汤中配伍桂枝,白芍的意义
答:方中桂枝为君,助卫阳,通经络,解肌发表而祛在表之风邪。芍药为臣,益阴敛营,敛固外泄 之营阴。桂、芍合用:1、针对卫强营弱,体现营卫同治,邪正兼顾;
2、相辅相成,桂枝得芍药,使汗而有源;芍药得桂枝,滋而能化;
3、相制相成,散中有收,汗中寓补。
2、比较麻黄汤与桂枝汤的异同点
答:共同点:1、在组成上,两方均用有桂枝、甘草;
2、二方均具有辛温解表的作用;
3、二方均能治疗外感风寒表证。
不同点:麻黄汤是由麻黄、桂枝、杏仁、炙甘草组成,以麻黄为君药,发汗之力量强。主治外感风 寒,月奏理闭塞,肺气不宣所致的外感风寒表实证;桂枝汤以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炙甘草组成,以桂 枝为君药,发汗力量较弱,侧重于调和营卫。主治风寒袭表,营卫不和所致的外感风寒表虚证。
3、桂枝汤的方证已有汗出,何以又用桂枝汤发汗?
答:本方证之自汗,是由风寒外袭,卫阳不固,营阴失守,津液外泄所致。故外邪不去,营卫不和, 则汗不能止。桂枝汤虽日 发汗”,实寓解肌发表与调和营卫双重用意,外邪去而肌表固密,营卫和则津不 外泄。故如法服用本方,于遍身微汗之后,则原证之汗出自止。
4、九味羌活汤的配伍特点如何?生地、黄苓的配伍意义如何?
答:配伍特点:①是升散药和清热药的结合运用;②体现了分经论治”的思想。
生地、黄苓清泄里热,并防诸辛温燥烈之品伤津。
5、小青龙汤中干姜、细辛、五味子的配伍意义如何?
答:干姜、细辛为臣,温肺化饮,兼助麻、桂解表祛邪;素有痰饮,脾肺本虚,若纯用辛温发散, 恐耗伤肺气,故佐以五味子敛肺止咳,可增强止咳平喘之功,防肺气消耗过多。
6、银翘散中为什么要用辛而微温的荆芥穗和淡豆豉?银花、连翘的配伍意义如何?全方的配伍特 点如何?
答:⑴荆芥穗、淡豆豉辛而微温,解表散邪,此二者虽属辛温,但辛而不烈,温而不燥,配入辛凉 解表方中,增强辛散透表之力,是为去性取用之法。
⑵银花、连翘气味芳香,既能疏散风热,清热解毒,又可辟秽化浊,在透散卫分表邪的同时,兼 顾了温热病邪易蕴结成毒及多夹秽浊之气的特点。
⑶配伍特点:一是辛凉之中配伍少量辛温之品,既有利于透邪,又不悖辛凉之旨。二是疏散风邪 与清热解毒相配,具有外散风热、内清热毒之功,构成疏清兼顾,以疏为主之剂。
7、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的君药是什么,它们的剂量比例是什么,配伍意义又如何?
答:⑴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的君药是麻黄, 石膏。
⑵麻黄与石膏(1:2)的剂量意义:石膏倍于麻黄,使本方不失为辛凉之剂。麻黄得石膏,宣肺平 喘而不

方剂学名词解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jl201801
  • 文件大小37 KB
  • 时间2022-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