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生学的军事应用.ppt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5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4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仿生学的军事应用 1 ?在诸多的现代武器及军械中,相当一部分是源自对动物的仿生,如科学家从箭鱼长针状突起受到启发,用于超音速飞机刺破高速飞行时产生的音障;从鲸的造型开发出潜水艇;从海豚头部气囊产生振动发射超声波遇到目标被反射而研制出声纳, 动物的一些特殊功能使得现代军事装备日新月异。军事中,仿生学这一门大学问被广泛地应用着。让我们一起探索吧! 2乌贼和鱼雷诱饵?乌贼体内的囊状物能分泌黑色液体,遇到危险他便能释放,诱骗攻击者上当。 3?潜艇设计者们仿效乌贼这一功能,设计出了鱼雷诱饵袖珍潜艇, 可按潜艇的原航向航行,航速不变, 也可模拟噪音、螺旋节拍、声信号和多普勒音调变化等。正是它这种惟妙惟肖的表演,令潜艇或攻击中的鱼雷真假难辨,最终使潜艇得以逃脱。 45“响尾蛇”导弹?“响尾蛇是一种毒性很强的蛇,它有一种能探测周围环境中温度变化的红外线感受器,长在眼睛与鼻孔之间的颊窝里。由于响尾蛇具备了这种红外线感受器,在黑暗中也能准确无误地捕获猎物。 6 ?美国的海军武器研究中心,利用这一原理, 研制出一种空对空导弹的敏感器件,能够探测来自目标的红外辐射,从而紧紧盯住目标不放, 直至把目标摧毁。这种导弹被命名为“响尾蛇导弹”。 78 ?红外夜视仪是利用光电转换技术的军用夜视仪器。它分为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种:前者用红外探照灯照射目标,接收反射的红外辐射形成图像;后者不发射红外线,依靠目标自身的红外辐射形成“热图像”,故又称为”热像仪”。 9 ? 1982 年4月─6月, 英国和阿根廷之间爆发马尔维纳斯群岛战争。4月 13 日半夜,英军攻击阿军据守的最大据点斯坦利港。 3000 名英军布设的雷区,突然出现在阿军防线前。英国的所有枪支、火炮都配备了红外夜视仪,能够在黑夜中清楚地发现阿军目标。而阿军却缺少夜视仪,不能发现英军,只有被动挨打的份。在英军火力准确的打击下,阿军支持不住, 英军趁机发起冲锋。到黎明时,英军已占领了阿军防线上的几个主要制高点,阿军完全处于英军的火力控制下。 6月 14 日晚 9时, 14 000 名阿军不得不向英军投降。英军领先红外夜视器材赢得了一场兵力悬殊的战斗。 10

仿生学的军事应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rovend
  • 文件大小7.53 MB
  • 时间2017-04-0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