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慕蓉经典散文作品
很多人认识席慕容,是缘于她的诗。写爱情,写岁月,写生命。小编为的大家整理的席慕蓉经典散文作品,喜欢的朋友赶紧来看下吧。
写给幸福
作者:席慕容
在年青的时候,在那些充满了阳光的长长的下月亮底下做。邻家的狗过来看一看,知道是我之后也就释然了,在周围巡视了几圈之后,干脆就在我的脚旁睡了下来。我家的小狗反倒很不安,不理解我为什么不肯回家,所以它就一会儿跑回去一会儿又跑过来的,在番薯的茎叶间不停地拔弄出细细碎碎的声音。
乡间的夜出奇的安静,街坊们都习惯早睡,偶尔有夜归的行人也只是从野外旁边那条小路远远经过,有时候会咳嗽一声,声音从月色里传过来也变得比较轻柔。多好的月色啊!满月的光芒浸润着整块土地,土地上一切的生命都有了一种在日间时素来也想象不出的颜色。这样美丽的世界就在我的眼前,既不空幻也非梦幻,只是让人无法置信。所以,我想,等我把这些速写的稿子整理好,在画布上画出了这种月色之后,惟恐也有一些人会认为我所描述的是一种虚无的美吧。我一面画一面禁不住微笑了起来。风从野外那
头吹过,在竹林间往返穿梭,月是更高更圆了,整个夜空澄澈无比。生命里也应当有这样一种澄澈的时刻吧?能够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希望,只是一笔一笔慢慢地描摹,在月亮底下,安静地做我自己该做的功课。
对着一班十九、二十岁,刚开始上油画课的学生,
我喜欢告诉他们一个故事。这是我大学同班同学的故
事。我这个同学有很好的绘画基础,人又仔细,进了
大学此后发愿要沿着西方美术史一路画下来,对每一
个画派的观点与技法都认识并且实验了之后,再来开
创他自己的风格。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够画出真
正扎实的作品来。一年级的时候,他的景色都是塞尚
的,二年级的时候,喜孜孜地向我宣布:“我已经画
到野兽派了!”然后三年级、四年级,然后教书,然后
出国,很多年都不通音讯,最后获得的消息是他终于
获得了博士学位,成为一个美术史与美术理论方面的
专家了。我每次想到这件事,都不知道是悲是喜。原
来要成为一个创作的艺术家,除了要知道吸收很多知
识之外,也要懂得排拒很多知识才行的啊!创作本身原
来拥有一种特别强烈的排他性。
一个优异的艺术家就是在某一方面的表现能够达到极致的人,而因为要走向极致,所以就不可能完全随着别人的脚步去走,更不可能在自己的一世里走
完所有别人曾经走过的路。在艺术的领域里,我们要
找到自己的极致,就需要先理解自己的极限,需要先
理解自己和别人不尽相同的那一点。因为不尽相同,
所以艺术品才会有这样多不同的相貌。像布朗库西能
够把他的“空间之鸟”打磨得那样圆滑,让青铜的塑像
几乎变成了一种跃动的光与速度。而麦约却要把流动
的“河流”停住,在铅质的女体塑像里显示出一种厚重
的量感来。毕沙洛的光影世界永远安详平和,而同样
的光影在孟克的笔触里却老是充满了颤栗和不安。每
一个优异的艺术家走到极致的时候,就忧如在生命里
为我们开了一扇窗户,我们在一扇又一扇不同的景色
以前屏息静立,在感人的同时,也要学会选择我们所
要的和我们不得不舍弃的。
自然,有些人是例外,就忧如在生命里也常有些
无法解释的例外同样。在美术史里,有些例外的艺术
家,就像天马行空一般地往来自如,在他们的一世里,
几乎就没有所谓“极限”这一件事。像对那个从天文、
数学到物理无所不能,无所不精的达文西,我们该怎
么办呢?或许只能够把他放在一旁,不和他比较了吧?
不然,要怎样才能平息我们心中那如火一般焚烧着的
羡慕与忌妒呢?(四)我相信艺术家都是些善妒的人。
写给母亲
作者:席慕蓉
张秀亚女士在她的一首诗里,写出了一个极美的境界,这首诗是这样的:
小白花,
像一个托着牛奶杯子的天真
孩童各处倾洒着。
风吹来,
小杯子一歪,
又洒出去一些。
刚看到这首诗时,感觉内心忧如特别干净了,然后,才忽然省悟到:我怎么素来没有用这样的一颗心来对待过我的孩子呢?
不是吗?当幼小的孩子拿着杯子歪歪倒倒地走过来的时候,我不是都只会紧张地瞪着他,惟恐他会把杯里的东西洒泼出来吗?而若他真的洒了,我不是每次都会很高声地训斥他吗?就算有时候能够控制情绪,不严格地对待他,可是,每次不也是赶忙地拿着抹布东
擦西擦,很强烈地暗示了他:“我在做一件错事吗?”我为什么要这样对待他呢?
和我的沙发
席慕蓉散文作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