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商学院课程论文题目论食品企业的危机公关策略学生姓名胡斯文学号 150410492 临班 0019 专业班级会计 1508 班指导教师刘建芬职称教授 2016 年 11月论食品企业的危机公关策略近年来我国食品行业危机事件频发, 从“大头娃娃”到“结石门”事件的全面爆发, 全社会的目光就越来越聚焦在了食品安全危机上, 食品危机不仅给社会公众的生命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也给食品企业带来了严重打击, 暴露了企业在网络时代下食品安全危机管理上的诸多问题。危机像一个专门搞破坏的幽灵, 总是在企业毫无准备的时候悄然降临。常常一夜之间, 危机带来的问题就会在你面前堆积如山。食品企业肩负着保障食品安全的社会责任, 与百姓的生命安全息息相关, 就使之更容易在遭遇危机时, 受到更大的危害, 其危机发生的结果不仅会危害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也会给企业及其品牌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 后果不堪设想。但很庆幸, 解决危机的方法有很多, 而对于跟民众联系密切的食品企业来讲, 如何应用危机公关,把食品安全危机对公众和自身的危害降到最低,就成了重中之重。一、中国食品企业的危机产生的原因根据产生的原因, 粗略浅显的概括一下食品安全危机可分为不可预知食品安全危机和人为食品安全危机。不可预知食品安全危机是指在人类不可抗逆的情况下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 而人为食品安全危机是指食品经营者由于过失或故意违反食品卫生法律或法规而引发的食品安全事件。例如, 由于产品本身存在问题或是由于原材料的供给出现问题导致产业链危机, 就属于人为造成的食品安全危机, 主要重大的食品安全事件多因道德因素而起。利益的驱使, 不法商家为了牟取暴利, 减少成本的支出, 获取更大的利润, 以次充好, 偷工减料欺骗消费者, 食品卫生不合格、食品添加剂不合格、食品标签不合格、假冒伪劣现象, 获得的每一分利润都是消费者的信任。同时相关部门、相关企业、相关人员对所负责的区域食品安全的一个态度,决定了该区域的食品安全体系能不能切实执行。二、食品危机下的食品企业现状自三鹿奶粉事件曝光以来或者更早之前, 食品危机这个问题可能就已经存在了, 只是经过这个事件后被放大,被真正关注了。 2008 年中国奶制品污染事件是中国的一起食品安全事故。事故起因是很多食用三鹿集团生产的奶粉的婴儿被发现患有肾结石, 随后在其奶粉中被发现化工原料三聚氰胺。事件引起各国的高度关注和对乳制品安全的担忧。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公布对国内的乳制品厂家生产的婴幼儿奶粉的三聚氰胺检验报告后,事件迅速恶化,包括伊利、蒙牛、光明、圣元及雅士利在内的多个厂家的奶粉都检出三聚氰胺。该事件亦重创中国制造商品信誉, 多个国家禁止了中国乳制品进口。9月 24日, 中国国家质检总局表示, 牛奶事件已得到控制。虽然质检局对此进行了说明,但已经在不少消费者心中留下了阴影。很多人都对食品行业产生了怀疑,毕竟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如果这都不能被保障, 就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但自 2005 年,从“孔雀石绿”事件开始,我们经过苏丹红鸭蛋、三鹿三聚氰胺毒奶、地沟油、瘦肉精、塑化剂、镉大米、毒豆芽、福喜问题肉,吃喝方方面面, 都被爆出各种安全问题,由此可以看出,食品安全之路任重而道远。三、食品危机对经济和食品企业的影响(一
论食品企业的危机公关策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