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话说端午综合实践活动案例一. 主题名称话说端午二. 活动具体目标: 1 .学生通过上网查找资料、调查访问等方式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及民间习俗。 2 .能使用多种方式获取资料,合理整理资料,对资料进行归类 3 .通过对家人、邻居、同学、超市售货员的交流,养成良好的口语交际能立于主动学习的能动性。 4 .通过亲手尝试包粽子,提高劳动技能与操作能力,体验成功的乐趣。 5 .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激发团结互助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感。: 虽说距端午节还有半月之遥, 可是商家已经看好了商机, 各种广告映入眼帘, 端午节的气息扑面而来, 学生中不时传来“下个星期五就是端午节”的声音。端午节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虽说关于端午节的来源众说纷纭, 但更多的事倾向于纪念春秋时期楚国大夫, 爱国主义诗人屈原, 。不论哪一种传说,都表现了中华民族向善、崇善的美好品德。 2 学生对端午节到底知道多少?何不抓住这一机会,开展一次以端午节为主题综合实践活动? 我来到学生中和他们聊起了节日,聊起了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聊起了端午节。同学们喜形于色,七嘴八舌地说: “端午节要吃粽子。“端午节有龙舟赛。”“5月 31 日就是端午节了。”……“每年的 5月 31 日吗? ”“不对, 端午节是农历的节日。”“农历的什么时间? ”学生一片沉默。“看来同学们对端午节充满了兴趣,对端午节也有很多的疑问,你们想知道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我板书了几个关键词: 习俗、来源、粽子、龙舟。于是,关于端午节的话题这一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应运而生。: 1. 利用网络、电视、书籍等获取信息 2. 现场参观访问,开展调查研究 3. 亲自动手实验,学习包粽子。活动开展: 第一阶段: 确定主题与子课题, 培养善于提出问题, 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的能力;根据学生的喜好形成个合作小组,取好组名,选出组长,初步分工,制定小组活动计划。第二阶段:开展研究。 3 1. 上网查找资料,收集电视、报刊信息。 2. 到社区进行采访, 设计好采访的问题, 提出注意事项, 设计困难预案。 3. 现场参观。参观龙舟比赛现场,进行安全教育,设计访问表格。第三阶段: 阶段小结, 整理并完善资料, 做好成果展示前的准备工作。第四阶段:展示与评价。指导教师的指导、协助工作 1. 分组时的协调。有的学生成为抢手货而无所适从, 有的学生无人问津而面带沮丧, 这时老师要发挥好自己的权威作用, 做好协调工作, 使得皆大欢喜。对于一些平时不大受欢迎的同学要进行原因分析,引导其反思。 2. 指导学生制定活动计划。(表格式) 3. 指导学生选择研究方法。 4. 指导学生设计调查问卷,检查学生的准备工作是否充分。 5. 给家长一封信,告知家长课题目的,引起家长的关注, 取得家长的支持。尤其带孩子到赛龙舟现场时要进行安全教育。 6. 设计评价方案或让学生参与设计评价方案, 引导学生针对过程与方法进行重点评价。 4 7. 了解学生的调查进程,即使帮助解决遇到的问题和困惑。 8. 检查学生搜集的资料和所作的纪录, 指导学生进行资料的整理, 指导学生进行活动总结, 开设“如何写好研究报告”讲座。活动过程设计: 阶段时间学生活动教师指导活动目标活动方式第一阶段( 一周) 1. 提出问题。 2. 确定主题以及子课题。 3. 成立小组,制定活动计划。 1 ,创设情景。2, 分组时调控 3 ,指导设计活动计划表 1 .培养问题意识, 学会选择,确定问题的可行性。 2 。培养合作意识。 1 ,全班交流与小组讨论。 2, 分组讨论、交流。 5 第二阶段(2 周) 1. 设计调查问卷(社区人士、学生) 2. 商场调查 3. 赛龙舟现场调查(双休日, 家长带领) 4 .学做粽子 5 .搜集资料 1 ,文明礼貌教育既安全教育。 2 ,指导设计问卷。 3, 给家长一封信。培养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与人交往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动手操作能力采访、调查、上网、查阅书籍资料、实践操作第三阶段(1 周) 1. 交流资料 2. 整理资料,完善资料,拟定成果展示方式。 3. 阶段小结, 调整思路 1 ,指导督促各小组活动, 检查各项记录、资料。培养整理资料的能力, 反思能力。交流活动 6 第四阶段(2 周) 1. 成果展示 2. 评价与反思 3. 发出倡议( 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1 .给予评价的引导。2, 给予激励, 树立自信。培养表达能力手抄报调查表(数) 照 片(美) 文字资料(语) 歌 曲(音) ,并学会欣赏和发现他人的优点, 学会理解和宽容, 学会客观地分析和争辩地思考,也敢于和善于申辩。小组 1 :从网上查找了关于端午节的许多资料。有端午节的传说、端午节的习
话说端午综合实践活动案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