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树皮夹板外固定治疗骨折患者的应用效果 ??
【摘要】 目的:探讨骨折患者采用杉树皮夹板外固定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中医骨伤科收治的四肢骨折手术患者98例,随机分为常规外踝骨骨折12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患者对治疗方式均知情同意,本研究符合医学伦理。
方法
两组患者手术治疗中,均以可吸收螺钉、钛金等进行手术内固定治疗,两组固定方法相同,常规组以竹夹板进行骨折端固定,研究组以杉树皮夹板进行骨折端固定,具体方法如下。
杉树皮夹板准备 取新鲜杉树皮进行平整加压处理,绑扎后置于阴凉通风处阴干。
外固定方法 (1)肱骨骨折:患者端坐,患肢中立曲肘,以宽布将患肢吊于胸前,大臂小臂呈90°,取后侧弓形板,做超关节置放,以弓形穿孔带在侧窝下做活结扣,后以绷带于患者上臂向肘部环绕,后夹板向上壁后侧肢体贴紧;在腋下放置半圆形夹板,绷带穿孔后,将前侧、后侧、远端向对侧打结固定;将患者轴置于前位、做对抗牵引,以半圆穿带板以绷带进行前移并完成远端复位,打活结进行固定。(2)桡骨远端骨折:将夹板置于骨折端,按上中下以绷带打活结,医者以左手握住骨折上端,右手提住患侧手掌进行对抗牵引,借助夹板力量帮助骨折端复位。(3)内外踝骨骨折:在夹板内垫置海绵,棉垫厚度以不压迫内外踝为限,将夹板置于骨折对侧,以绷带进行内、外踝骨折端上3 cm处进行分层环绕并将骨折端向对侧牵拉使骨折端复位,并根据踝骨骨折端塑形特点,并在小腿内侧、外侧放置夹板,并按上中下以绷带进行活结固定,并在足底以宽胶布进行内侧、外侧夹板内贴固定。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对两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疗效标准为医院自制标准:显效,治疗后2个月,疼痛消失、骨恢复后无畸形,肢体功能恢复,影像学显示骨愈合状态良好;有效,治疗后2个月,疼痛明显缓解,骨恢复后无畸形,肢体功能基本恢复,但仍不敢正常用力,影像学显示骨基本愈合;无效,治疗后2个月,疼痛无明显缓解,出现畸形,影像学检查骨痂未完全形成[4]。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统计学处理
选用SPSS ,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两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比较
研究组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住院费用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见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见表2。
3 讨论
骨折为临床常见病症,随着交通业、工业的发展,应交通意外、跌落等意外伤害引发的骨折发生率逐年上升,可引发患者剧烈疼痛,甚至可因骨折端引发软组织损伤,若未能及时治疗可引发骨愈合异常,引发骨畸形、影响骨折端功能,因此应对患者积极进行治疗[5]。对于严重骨折患者,需要尽早开展针对性治疗。在本次研究中,患者均先开展常规手术治疗,旨在通过手术进行骨折端内固定治疗,并且通过
杉树皮夹板外固定治疗骨折患者的应用效果 ??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