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cellent handout training template
厦门鼓浪屿发展概念性规划
总目录
鼓浪屿发展概念性规划国际咨询
绪论
三力认知与评价
概念性策划
概念性规划
项目背景
AVC创新力评价
现状生命力评价
现状承载力评价
现状吸引力认知
素有海上花园之称的鼓浪屿位于厦门市的西南隅;隔500多米爱江与夏门本岛相望;为厦门7个市辖区之一;面积1。8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1。76万人。
鼓浪屿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是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全国4A级旅游区;全国35个王牌旅游景点之一和全国第一个通过ISO14001的旅游区。
•区位及空间联系
从区域内部空间联系来看;鼓浪屿通过厦门与福建省主要城市福州、泉州、漳州、龙岩等、主要景区武夷山、笔架山、戴云山、紫云山洞等具有便捷的高速公路、国道324国道、319国道、205国道、316国道、104国道和铁路交通联系。在厦门市区域内部;通过海仓大桥、厦门大桥将厦门岛与集美、海仓、杏林、同安连接为一个整体;将海岛型城市发展成为具有腹地空间的海湾型城市;为鼓浪屿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概况
鼓浪屿现状的吸引力认知
现状吸引力
2-1-1L 区位及空间联系图I 2-1-1R 区位及空间联系图II
现状吸引力
地 脉
鼓浪屿是厦门西南部的一个海岛;四面环海;面积1。83平方公里;气候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21。2℃。全岛坡地多于平地;有7座主要山体;山体走向以日光岩为中心;向东、向西和向北延展;呈现出三龙聚首的地脉特征;最高点为日光岩;海拔93米;海岸线长6。1km。植被具有南亚热带顶级气候群落特征;植物共有90多科4000多种。
2-2-1L 现状地形地貌图
三脉溯源
现状吸引力
地形剖面线
鼓浪屿地脉认知是规划鼓浪屿的基础。结合鼓浪屿地形格局和旅游发展与城市建设态势;通过地形剖面线表达鼓浪屿的地脉特征。剖面线的选择考虑到竖向地形的变化、重点旅游景点的分布、重点建设的延展空间、重点景观与旅游廊道和未来规划发展的走向等多个因素;对鼓浪屿地脉通过AA、BB、CC、DD、EE五条剖面线;其中日光岩是鼓浪屿的最高点;是多条剖面线通过的控制中心。
2-2-1R 整体地形剖面现状图
三脉溯源
现状吸引力
植被
鼓浪屿气候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植被具有南亚热带顶级气候群落特征;植物共有90多科4000多种。植被分布特征与鼓浪屿地形紧密结合;主要分布在7座主要山体;以日光岩为中心;向东、向西和向北延展;呈现出三条绿带;集中分布在南部滨海和北部燕尾山两大区域。 其中庭院绿地是鼓浪屿分布较广的绿地植被。
2-2-2 植被绿化分布现状图
三脉溯源
现状吸引力
文脉
多种文化的体现与叠合关系棗音乐文化、闽南本土文化、南洋殖民文化、西洋文化、海岛文化、侨乡文化、滨海娱乐文化。
从总体观之;鼓浪屿是中西合璧艺术与中西融合文化的典型。
2-3-3L 文化设施分布现状图
三脉溯源
现状吸引力
史 脉
在宋元时期鼓浪屿称为圆沙洲;至今保留有龙头山、龙头路和龙窟等名胜遗迹。明代始称鼓浪屿;明末清初;民族英雄郑成功据守鼓浪屿;建筑龙头山寨和水操台;在此屯兵和训练水师。鸦片战争以后鼓浪屿被英国侵略军占领5年;《南京条约》签定后西方列强涌入鼓浪屿;先后与13个国家在岛上设立了领事馆;成立领事团;设立劳工局、会审公堂;建公馆;设教堂;办学校;贩劳工;炒地皮;鼓浪屿沦为公共租界。抗日战争中;鼓浪屿成为难民避难的地方。1941年12月7日日本帝洋战争后;占领了鼓浪屿。1945年8月日本战败投降;鼓浪屿结束了100多年的殖民统治。
2-4-1R 史迹分布现状图
三脉溯源
现状吸引力
2-1-2L 厦门市景观视觉互动图
2-1-2M 鼓浪屿—厦门岛视觉景观互动图
现状吸引力
从厦门建设海湾型城市的发展战略来看;鼓浪屿与厦门西海屿一起构成厦门城市的中心景观区域;其中西海屿成为厦门城市的标志性海景区域;鼓浪屿成为该区域中最具吸引力的海岛;是景观视线的中心区域。从厦门大桥、海仓大桥都能够观赏到鼓浪屿的整体景观特征。
从鼓浪屿与厦门本岛的景观互动来看;以鸿山公园和环岛路的西部成为观赏鼓浪屿的重要观景区域。而同时;从鼓浪屿的日光岩、港仔后浴场、皓月园、轮渡码头、燕尾山等都成为鼓浪屿观赏厦门本岛海岸风光、西海屿岛群风光和海仓大桥的重要景观观赏点。
2-1-2R 鼓浪屿视线分析图
景观的互动与吸引
现状吸引力
•音乐艺术特色吸引力
“厦门鼓浪屿发展概念性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