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老山界(第一课时)
第 2 周 主备人:吴秋香
教学目的
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概括出文章的主要事情。
学习顺序的方法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文章层次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课题:老山界(第一课时)
第 2 周 主备人:吴秋香
教学目的
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概括出文章的主要事情。
学习顺序的方法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文章层次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概括出文章的主要事情。
教学难点
学习顺序的方法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文章层次
教学准备
PPT
环节时间
师生活动
课前检测(5分钟)
学生爬板字词或者预习内容
导入(5分钟)
老山界是当年红军长征途中翻越的第一座大山。其主峰海拔2141.5米,为华南第一顶峰,素有“五岭极顶,华南之颠”之美誉.
1934年12月,中央红军在湘江和国民党军队经过惨烈的激战,损失惨重,退入了山高路险的猫儿山,开场了翻越老山界的困难历程。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朱德、叶剑英等一代革命伟人率中央红军三军团、中央军委三纵队、后卫五军团、八军团日夜兼程翻越老山界。
搜集,朗读长征诗词,讲述长征故事,概括长征精神。
整体感知(5分钟)
整体感知文章,用一句话概括故事内容。
( 红军长征途中翻越老山界。 )
合作探究(15分钟)
1、写文章首先得有条有理、顺序清楚。本文以什么为顺序呢?
(时间变化、地点转移 )
2、在文中勾画出说明时间、
3、红军翻越老山界遇到哪些困难?面对困难,红军战士以什么态度面对,是如何抑制?完成表格。
板书设计
困难表现
详细表达
战士的态度
走路难:
悬崖峭壁、山高路险。
打趣逗笑、奋勇登山;
睡觉难:
路窄石硬、寒气逼人。
酣然入梦、欣赏夜景;
吃饭难:
粮食奇缺、肚子饥饿。
鼓着勇气、继续前进;
处境难:
敌人追击、枪声密集。
毫不畏惧、嘲笑敌机
达标检测
检测生字词(10分钟)
教学后记
课题:老山界(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 体会重要语句的含义
2、赏析精彩的片段,学习生动的语言描写,体会生动的语言对表达中心的作用
教学重点
体会重要语句的含义
教学难点
赏析精彩的片段,学习生动的语言描写,体会生动的语言对表达中心的作用
教学准备
PPT
环节时间
师生活动
复习导入(5分钟)
爬板字词
细读品味(25分钟)
本文把红军战士的顽强意志和乐观刻画得详细形象,靠的是 生动的描写。你能揣摩出来吗?(分组完成)
提示:行动、语言、场面、景物
1、揣摩行动描写
行动描写贯穿全篇,只要求学生抓住几个典型细节加以领会。
抢,这里有“抢先、争先”的意思,并没有互相争夺之意,是为了说明吃饭的迅速。因为“山路很难走”“今天无论如何爬过这座山”机关枪声很密……五八军团正跟敌人开火,因此不可能性有充裕的时间吃饭..
抢字形象地表现了红军战士为了完成爬山任务而抓紧时间吃饭的动人场面。
2、揣摩语言描写
细读
课题:老山界(第一课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