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投标文件
〔正本〕
施工组织设计目录
一、工程概况及编制依据
二、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三、质量保证措施和创优方案;
四、施工总体进度方案及保障措施;
五、施工平安措施方案;
六、文明施工措施方案;
七石根底的转角处和交接处要同时砌筑,如不能同时砌筑,那么应留成大踏步磋。当大放脚收台结束,需砌正墙时,该台阶面要用水泥砂浆和小石块大致找平,便于上面正墙的砌筑
。
4、钢筋工程
为保证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的质量、保证结构几何尺寸和模板安装的准确就位,本工程对钢筋的采购、验收、加工等施工工艺做出严格的质量要求。
【1】钢筋采购
根据总体施工进度方案安排,由工程技术组编制详尽的材料采购方案,由公司物资中心统一组织,严格按方案采购供给。为保证所承建工程质量最终到达质量目标和业主要求,公司对工程所使用材料、半成品、机械设备等实行全过程的管理和控制。从送样报批、签订合同、物资采购、供给至现场到最终在工程上使用的各个环节,均实行质量把关、责任落实到人。
【2】钢筋原材料验收
〔1〕钢筋的进场验收和检验
钢筋进场应有出厂质量证明书或试验报告。钢筋外表或每捆钢筋必须有标识,标识上必须写明此局部钢筋所用工程部位、对应配筋单号及其上的钢筋号。进场钢筋由工程组织验收,验收时要严格按相关标准、配筋单及方案执行,不合格的钢筋坚决组织退场,并作好相关物资管理记录和重新进场方案。
〔2〕钢筋外观检查
对进场的钢筋,在保证设计规格及力学性能的情况下,钢筋外表必须清洁无损伤,不得有颗粒或片状铁锈、裂纹、结疤、折叠、油渍和污漆等,钢筋端头必须保证平直无弯曲。钢筋外表的凸块不允许超过螺纹的高度。
〔3〕钢筋原材验收
原材试验报告单的分批必须正确,同炉号、同牌号、同规格、同交货状态;原材复试应符合有关标准要求。
〔4〕钢筋性能检验
从每批钢筋中任选两根钢筋,每根取两组试件分别进行拉伸和冷弯试验。复试合格后,方可进行该批钢筋的下料加工。假设有一项试验不符合要求,那么从同批中另取双倍数量的试件重做各项试验。假设仍有一个试件不合格,那么该批钢筋不合格,立即退换。对化学成分不合格或加工中发生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机械性能显著不正常,对该批钢筋有疑心的以及进口钢筋等必须进行化学成分检验。
【3】钢筋加工
〔1〕加工方法
钢筋的加工主要包括:调直、除锈、下料、弯曲等。圆钢的调直采用调直
机调直。粗钢筋的调直主要采用锤直和扳直的方法进行。钢筋除锈主要采用钢丝刷。钢筋的下料采用钢筋切断机,钢筋的弯曲采用钢筋弯曲机。下料前要熟悉图纸,依据图纸审核料单,下料过程中,注意设计和标准的各项要求,钢筋的弯折长度、弯折角度、搭接长度、平直长度以及高度等都需注意,发现问题及时与技术人员联系,防止下料中尺寸出现偏差。实际制作过程中要根据钢材的特性加以调整,既要满足锚固长度,又要防止梁柱交界的外墙转角及交会处因弯起钢筋顶模板,造成局部露筋而使外墙大角出现锈斑,影响混凝土墙面的质量。
〔2〕钢筋标识
加工好的钢筋半成品在堆放时,同一部位或同一构件的钢筋要堆放在一起,并有明显的标识,标识上应注明构件名称、层次、段次、钢筋型号、外观形状和尺寸、直径、根数等。
【4】钢筋绑扎
〔1〕柱钢筋绑扎工艺流程
绑扎柱钢筋→连接受力竖向筋→划箍筋间距→绑扎箍筋
〔2〕工艺要点
箍筋的接头应交错布置在四角纵向钢筋上;箍筋转角与纵向钢筋交叉点均应扎牢,绑扎箍筋时绑扣相互间应成八字形。柱筋采用在柱顶及柱底设置定位箍配合加塑料垫块的方法,定位箍每柱设置不少于两道,其钢筋采用砂轮机直接下料,严禁采用断钢机下料。
〔3〕梁钢筋绑扎工艺流程
梁筋定→主梁主筋→主梁箍筋→次梁→垫垫块加马凳→拉通线绑扎下层钢筋→拉通线绑扎上层钢筋→调整钢筋的位置→清理干净→报验监理。
5、模板工程
【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测量放线,根据根底施工测放的控制线,引测到底板砼外表,并按施工图测放各轴线,用墨斗在底板面上弹出墙、柱截面的控制线,在周围墙上或柱钢筋上部标注高程控制点,用于控制梁板模标高。
【2】柱模
放线→设置定位基准→抹水泥砂浆支承面→支模→搭支撑→调直纠偏→安装柱模箍→全面检查校正→柱模群体固定→去除柱模内杂物→封闭清扫口。
【3】墙模
本工程墙板采用胶合板和木枋制成定型组合模板进行施工,具体要求如下:复查墙模板安装位置的定位基准
;按放线位置钉好压脚板。首先按位置线安装门洞口下模板或各种穿墙套管及预埋件。把预先拼装好的一侧模板按位置线就位,然后安装拉杆或斜撑,插入穿墙螺栓和塑料套管,穿墙螺栓规格和间距应按模板设计规定。清扫墙内杂物,再同法安装另一侧模板,调整斜撑,使模板垂直度符合要求后拧紧穿墙螺栓。模板安装校正完毕,应检查一遍螺栓是否紧固,
十个全覆盖施工组织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