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镇江金山风景区导游词来到镇江,首选的景点必定是金山。因为金山不仅地势独特,“万川东注,一岛中立”, 号称“江心一朵芙蓉”,更重要的是山上建筑精巧,山和寺相互辉映,浑然一体,山是一座庙,庙是一座山,山因寺得名,寺为山增色,因而以“金山寺裹山”著称于世。在前往金山途中,我先来介绍一下金山的形成情况。金山位于镇江市的西北,山高 44 米, 绕山一周约 520 米。它原是大海之中的一座悬礁孤岛, 随着沧桑变迁, 由于长江在流向变动中多次冲击金山北岸的瓜洲,到清朝光绪元年( 1875 年) ,整个瓜洲全部塌入长江,就这样泥沙把金山与陆地联成一片,形成了金山的雏形。金山的闻名还与金山寺的建造密切相关。早在东晋末年,金山上就建起了一座泽心寺。到了唐朝, 有个名叫法海的禅师在此开山得金, 重建了古刹, 更名为金山寺, 规模十分宏大, 香火一直绵延至今。美丽的金山还流传着许多动人的传说, 《白蛇传》中的“水漫金山寺”一段故事,更为金山增添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下面就让我们去游赏金山吧! 【江天禅守: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我们现在来到了金山寺山门,大家朝正方看:山门上悬挂着一块“江天禅寺”的横匾, 这是清康熙皇帝来金山观光时亲笔题写的。山门气象森严, 两只明代石狮雄踞两旁。不知各位有没有观察到, 我国寺庙的山门一般是朝南的, 而金山寺的山门却是朝西的, 这是因为金山原来耸立在江心, 长江由西向东奔流, 寺门向西, 站在寺门口可以看到“大江东去, 群山西来”的壮观气势。这也反映了我国古代建筑师别具匠心。金山寺最初建于东晋, 距今已有 1600 多年的历史了, 原名泽心寺。自唐以来, 人们统称金山寺。全盛时期有和尚 3000 余人, 参禅的僧侣有万人之多,在佛教禅宗寺庙中有着卓著的地位。好!请各位随我进入山门。这是天王殿,是一座单檐歇山顶的五开间宫殿式建筑,中间供奉的是笑口常开的弥勒佛,背后是佛门的护法神韦驮,两侧是四大天王。走出天王殿, 迎面这座重檐歇山顶大殿,就是“大雄宝殿”,它由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写殿名。于 1989 年 10 月建成, 总面积 800 平方米, 黄墙红柱, 金色的琉璃屋面, 白石柱础栏杆, 使整个大殿既有北方寺庙雄浑富丽的气势, 又兼有南方园林精美雅致的风格, 显得格外巍峨壮丽, 金碧辉煌。进入大殿, 正中三尊金身佛像并列而坐, 分别是释迎牟尼佛、药师佛和阿弥陀佛; 两旁站立十八罗汉, 形象高大, 栩栩如生。左右阁楼上坐着 56 天尊。我们再来看背面,“五十三参”海岛群塑中, 正中为观音菩萨, 左为善财童子, 右为龙女, 左前方文殊菩萨骑着青狮, 右前方普贤菩萨跨着白象, 正上方地藏王菩萨坐骑揭谛兽, 正中顶上为如来佛, 四大天王分布下方左右。海岛上下四周,分布着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被善财童子参拜过的 53位菩萨的彩塑。特别引人注目的是, 金山寺中的德云比丘, 以及金山寺海岛也在其中。来到这里,我们仿佛进入了一个美妙的佛国世界。【夕照阁—观音阁—“金山四宝”】请大家随我从大殿后侧登山,进入夕照阁。阁内有保存完好的乾隆南巡金山时留下的 7 块御碑。这些石碑记载着乾隆六下江南对金山胜景的评价,还留下了一个颇有趣味的传闻:乾隆不是其父雍正皇帝所生,他 6 次来到金山寺, 目的就是来寻找自己的生身父亲。观赏了乾隆的御碑, 由夕照阁上行至观音阁, 去参
镇江金山风景区导游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