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电信诈骗小常识.doc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防范电信诈骗小常识一、利用发布手机用户中奖信息进行诈骗案例: 2007 年1 月,吴某收到一条手机短信,称其在香港星空集团抽奖活动中中奖: 奖品为价值人民币 98000 元的千里马轿车一辆。吴某与对方联系后,对方以个人所得税、手续费等为名,让其向指定账户汇款共计人民币 6010 元。提示: 犯罪分子利用手机群发中奖信息, 称收到短信的用户中奖( 奖品丰富), 用户相信之后就与犯罪分子联系, 对方称要得到奖品必须先汇税, 等用户相信之后汇钱过去, 犯罪分子就得逞了,短信中奖信息都是假的,无一例外。二、谎称银行卡消费进行诈骗案例: 2007 年1月, 曹某收到短信称:“北京工行用户, 您于 1月 10 日在北京市沃尔玛商场购物 4800 元, 将在结帐日从您帐户扣除, 有疑问请咨询工行信用卡部:010-5126**** ”。事主随后打该电话询问, 有一个男子自称是银联管理公司的科长, 以要给事主的卡加密为由, 叫事主把钱打入指定帐户,曹某将 39000 元打入了这个帐户,后发现被骗。犯罪分子利用手机群发诈骗信息, 称用户的银行卡在某大型城市或商场消费了几千元现金, 如有疑问请拨打 xxxxx 电话咨询。如收到该诈骗信息的同学信以为真就会打犯罪分子提供的电话, 打过去之后, 犯罪分子就冒充银行工作人员称同学的身份信息泄露, 于是就会提供所谓公安局电话要求同学报案, 同学电话打过去之后, 所谓的公安局的工作人员会称同学的身份信息被泄露, 现在这样的事情很多, 并询问同学是否有别的银行卡, 如有要迅速处理银行卡上的钱至安全帐户, 其会提供所谓银行安全科的电话, 待同学拨打该电话后, 所谓的银行安全科人员就会谎称同学的银行卡内的钱不安全, 要求同学将银行卡内的钱转账至其提供的所谓银行安全帐户内,同学一但转账,犯罪分子的诈骗就得逞了。提示: 遇到此类信息切忌盲目相信, 此类信息都是假的, 千万不要理睬, 不放心的话拨打诸如 95568 等正规银行服务电话咨询,也可以拨打 110 电话咨询。三、假冒执法人员诈骗案例:(1) 2010 年 10月 10日 18:30 时许, 本市某高校留学生梁某某到市文保卫分局沪东高校派出所报被诈骗。案情如下:梁某某当日下午 13 时左右接到一个女子自称是上海第一中级法院工作人员的电话, 称他们正在办理一起贩毒案件, 有人冒用梁某某的身份在武汉开办了一张交通银行卡, 卡内资金涉及贩毒资金, 要扣除其银行卡内的资金, 并把电话转到武汉江濮派出所,一个自称陈强的警察让梁某某在电话里报案,为此,梁某某信以为真。他们又让梁某某重新办一张建设银行账户,要求其把他原来的农行卡里 9200 元钱取出存入新的建行卡内。梁某某听信所谓“执法人员”的警告,到校外门口旁边的农业银行将钱取出, 然后到校外的一家建设银行里办理建设银行卡( 62270012********** )。这其中电话一直未断,他们继续让梁某某在自动存款机上将钱再转入他们给的“安全账户”——( 6227003324860092414 ), 梁某某按他们要求就把钱转了进去。过后梁某某发现不对, 感觉被骗,遂到沪东所报案。(2) 2010 年 10月 11日 23: 40 分许,本市高校学生詹某某到市文保分局沪东高校派出所报被诈骗,案情为:詹某某于当日下午 15 时在宿舍接到一个录音电话,

防范电信诈骗小常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be4z4py8
  • 文件大小99 KB
  • 时间2017-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