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研究近况.pdf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研究近况
摘要】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的常见心血管疾病,起病急、病情进展快,若不及
时施救,患者在短时间内可因恶性心律失常死亡。院前急救是降低急性心肌梗死
病死率有效急救措施,是急救过程中第一个环节,是院内急救的病情与缺氧状况调节氧流量,吸氧治疗过程中以每分钟 4 升左
右的低氧流量吸氧位置,浓度约为 40%,可避免患者氧中毒与冠脉痉挛。若需调
整氧流量,则首先分离氧气与导管,调整后再连接。值得注意的是,吸氧治疗比
较适用于动脉血氧饱和度在 90%以下的患者以及有呼吸窘迫症状 的患者。关于吸
氧治疗的方式,国内有文献报道,分别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院前急救中实施鼻
导管给氧与面罩吸氧,发现面罩吸氧患者的血氧饱和度更接近正常水平,患者呼
吸频率更低,面罩吸氧效果优于鼻导管吸氧效果[3-4]。对于病情危机、缺氧状况
严重的患者还可以采用正压机械通气治疗患者,其效果优于常规吸氧方式。
不可随意搬动患者,如果患者出现缺血症状,结合心电图监测给予硝酸甘油
静脉点滴。在国内一项报道中,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中使用肝素与静脉滴注硝酸甘油药物治疗,结果发现二者配合治疗无明显不良反应,所有患者均平
安转送至医院,未见严重心律失常与心衰。对于出现心动过速、血压上升等症状
的患者,需要警惕患者出现室性心律失常。有研究报道,院前急救中对急性心肌
梗死患者静脉注射倍他乐克可以降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缓慢型心律失常风险
更低,可以降低患者猝死风险,挽救缺血心肌。
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剧烈疼痛使体内交感神经兴奋,引发血压上升
等症状,增加了患者的死亡风险。除了使用硝酸甘油、倍他乐克等药物以外,还
需要对这类患者使用镇痛剂,从而抑制患者交感神经兴奋,减轻患者疼痛感。院
前急救一般使用 3 毫克吗啡静脉注射进行镇痛,其是对硝酸酯类药效欠佳的持续
胸痛一种有效的镇痛剂。如果患者疼痛症状无明显改善,则 15 分钟至半小时可
以重复给药一次[5]。但吗啡使用总量一般在 15 毫克以下,而且给药过程中需要
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呼吸抑制、低血压等不良反应。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院前急救过程中,梗死面积可能进一步扩大,为了抗血
小板聚集,减少血栓形成,应对无禁忌症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治疗,一般给予患
者 160 至 300 毫克口服。阿司匹林是常见的抗血小板药物,可以阻断花生四烯酸
转化为血栓素,院前急救中应用阿司匹林对于后续院内急救、介入治疗具有重要
的意义。有研究结果显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中使用了阿司匹林治疗患
者一年后死亡率最低。除单一使用阿司匹林以外,还可以联合替格瑞洛等药物治
疗,以降低心梗延展率。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濒死感以及剧烈疼痛容易使患者抑郁等负面情绪,同时患
者家属常因患者的危重病情产生悲伤、焦虑等情绪。在院前急救过程中,不仅需
要采用正确急救措施治疗患者,还需要对患者与家属做好心理护理,提高患者与
家属的依从性。

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研究近况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guoxiachuanyue
  • 文件大小162 KB
  • 时间2022-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