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指南
+ + + 溴苄胺
K
排空去甲肾上腺素
Ⅳ 阻滞ⅠCa L 不变 维拉帕米、地尔硫
其他 开放ⅠK 缩短 + + 腺苷
阻滞M2 缩短 + + 阿托品
阻滞Na/K泵 缩短 + + 地高辛
注 :离子流简称 (正文同此 )ⅠNa:快钠内流 ;ⅠNa S:慢钠内流 ;ⅠK:延迟整流性外向
钾流 ;ⅠKr、ⅠKs分别代表快速、缓慢延迟整流性钾流 ;Ⅰto:瞬间外向钾流 ;ⅠCa L:
L型钙电流 β 、M2 分别代表肾上腺素能 β 受体和毒蕈碱受体。表中 ( )为正在研制的新药。
有人将莫雷西嗪列入Ⅰb类。表内 +表示作用强度
(二)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机制
Ⅰ类药物 :阻滞快钠通道 ,降低 0 相上升速率(Vmax) ,减慢心肌传导 ,有效地终止钠通道依赖的
折返。Ⅰ类药物根据药物与通道作用动力学和阻滞强度的不同又可分为Ⅰa、Ⅰb和Ⅰc类。此
类药物与钠通道的结合 /解离动力学有很大差别 ,结合 /解离时间常数 <1s者为Ⅰb类药
物 ;≥ 12s者为Ⅰc类药物 ;介于二者之间者为Ⅰa类药物。Ⅰ类药物与开放和失活状态的通道
亲和力大 ,因此呈使用依赖。对病态心肌、重症心功能障碍和缺血心肌特别敏感 ,应用要谨慎 ,
尤其Ⅰc类药物 ,易诱发致命性心律失常[心室颤动 (室颤 )、无休止室性心动过速(室速 ) ]。
Ⅱ类药物 :阻滞 β 肾上腺素能受体 ,降低交感神经效应 ,减轻由 β 受体介导的心律失常。此
类药能降低Ⅰ 、起搏电流 (Ⅰ ,由此减慢窦律 ,抑制自律性 ,也能减慢房室结的传导。对病
Ca-L f)
态窦房结综合征或房室传导障碍者作用特别明显。长期口服对病态心肌细胞的复极时间可能有所
缩短 ,能降低缺血心肌的复极离散度 ,并能提高致颤阈值 ,由此降低冠心病的猝死率。
Ⅲ类药物 :基本为钾通道阻滞剂 ,延长心肌细胞动作电位时程 ,延长复极时间 ,延长有效不应期 ,
有效地终止各种微折返 ,因此能有效地防颤、抗颤。此类药物以阻滞Ⅰ 为主 ,偶可增加Ⅰ ,
K Na-S
也可使动作电位时间延长。钾通道种类很多 ,与复极有关的有Ⅰ 、Ⅰ 、超速延迟整流性钾流
Kr Ks
(Ⅰ )、Ⅰ 等 ,它们各有相应的阻滞剂。选择性Ⅰ 阻滞剂 ,即纯Ⅲ类药物 ,如右旋索他洛尔
Kur to Kr
(d-sotalol)、多非利特(dofetilide)及其他新开发的药物如司美利特(sem
atilide)、阿莫兰特 (almokalant)等。Ⅰ 是心动过缓时的主要复极电流 ,
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指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