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规范养成月活动总结模板
张家坡中心学校小学部学生“行为规范养成训练月”
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加强学生行为规范教育,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根据《____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就能完成的,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因此学校高度重视养成教育工作,把养成教育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建立长效评比机制,促进工作长期开展。建立周例会通报制度,将习惯养成作为重要内容每周一次情况通报。
四、行为引导,反复训练。
任何一种良好习惯的形成与巩固都要经过一个相当复杂的发展过程,中学生自制力和持久性差,因此,在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中要求班主任向学生讲清“是什么,____,怎么做”,还应狠抓行为的训练过程。我们针对具体情况进行突击检查,做到及时整改,及时巩固;通过反复抓,抓反复,真正实现学生错误认识向正确认识的转化,再由正确认识向正确行为、良好习惯的转化。
五、家校配合,形成合力。
“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教师。”学校要求班主任要常和家长联系,指导和督促家长从自身做起,配合学校共同抓好对孩子的教育,形成家校合力、齐抓共管的局面。
2在一个月的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活动中,绝大多数同学表现出了良好的文明素质,同学中主动向老师打招呼的多了,关心____、遵章守纪的多了,迟到早退、不注意仪容仪表的少了。涌现出了一大批自觉守纪、勤奋学习、拾金不昧、助人为乐、关心____的同学。营造了人人讲文明,班班树新风的良好氛围。
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同学们提高了学规范、守规范的意识,达到了预期目标。
行为规范养成月活动总结模板(三)
为深入贯彻落实《____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使全体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我校将开学的第一个月定为“日常行为规范月”。以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以树立优良校风、学风,营造了健康向上的育人氛围,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使每个学生逐步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习观和成才观。我国当代教育家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就简单的说,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播种好习惯,收获好品质。良好习惯的培养,会使日常行为中表现出的“德行”逐渐累积为思想品德。行为习惯一旦形成,就成为一种内在的自律需要,就会变为引导和激励我们需要的精神力量。现将一个月来所开展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强化领导,确立目标
依据《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提出了“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总体目标:要使学生熟练地掌握《中学生行为规范》,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产生正确的行为态度;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能力及正确的行为评价能力;培养学生的自觉、自制、自理、自立的良好个性心理品质;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提出了不同的训练要求:初一年级侧重于过渡和衔接,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规范》,并自觉地按《规范》要求做好有关校内的“基本行为习惯”。初二年级侧重于将《规范》教育与理想教育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从树立理想,迈好人生的第一步去认识和实现“规范养成”,注重“规范”的训练和良好习惯的养成,要做到无论在校内,还是在校外都能自觉遵守“规范”。初三年级侧重于将《规范》教育和成才教育结合起来,积极维护《规范》,并通过进一步的训练,使“自觉遵守规范”升华为自己道德品质的一部分。
根据确定的各年级总体目标,我们又从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学习习惯、礼仪习惯、劳动习惯、行为举止习惯等方面分别拟定出具体的目标和要求,从而使学生在守《规范》时,能有规可循,有法可依。
二、强化宣教,提高认识
我们充分运用多种宣传工具,如广播台、橱窗、板报、班会课,观看录像等加以宣传教育,真正使《规范》内容“深入人心”,让学生感到时时、处处都“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从而使行为规范的落实更具体明确且易于操作。各班级利用黑板报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各班级制定学习计划,灵活多样的开展学习活动。为切实有效地贯彻《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学规范、知规范、守规范,我们在活动期间给每一个学生专门印发了《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守则》、《包中学生在校一常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生文明礼____范》、《包场中学班级常规管理考核条例》、《寄宿生管理条例等规章制度》。并结合学校实际以及有关规章制度,对《规范》的____条逐条予以诠释。然后通过全校寄宿生大会、陪读生走读生大会、主题班会,带领学生学习并提出相关要求。为了提高各班学习《规范》的自觉性和效果,学校政教处还专门提出明确的具体要求,要求班主任和学生都要把学好《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当作一项政治任务来完成,所有学生须做到逐条掌握,全面了解。对于学习结束后经过考核不合格的学生,不得参与本学年评先评优。
三、创设氛围
行为规范养成月活动总结模板(5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