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税收征收管理税收征收管理, 是税务机关依法对税收征收过程进行监督管理活动的总称。 1992 年9月4 日由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 27 次会议通过, 1995 年2月 28 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 12 次会议修正, 2001 年4月 28 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征收管理法》( 以下简称《税收征管法》) 是我国税收征收管理制度的集中体现和基本依据。其主要内容包括: 税务登记、帐簿凭证管理、纳税申报、税款征收、税务检查、法律责任等。据此, 国务院第三百六十二号令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 以下简称《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税收征收管理法》、《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的颁布实施, 使我国税收征管的各项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税收征管逐步走向法制化轨道。税务管理亦称稽征管理, 是税务机关为有效地实施税收征收和税务检查,而对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涉税事项进行监控,并促使纳税义务人, 扣缴义务人进行纳税申报和代扣代缴, 代收代缴申报活动的总称。税务管理是税收征管中的基础环节, 它不仅是税款征收的前提, 而且也是国家对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进行管理的基础。税务管理是国家经济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 通过 59 税务管理实现税收的财政职能, 才能为国家各项管理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 通过税务管理实现税收的经济职能, 才能使税收成为国家管理经济、加强宏观调控的经济杠杆; 税收管理又是一种监督活动,是国家对经济实行监督的一个重要方面。税务管理决定于税收的存在,有税收就必然有税务管理。税收管理自始至终存在于税收分配活动的全过程,离开了税务管理,税收的职能就无从实现。税务管理的主要内容有税务登记管理、帐簿凭证管理和纳税申报管理三大部分。税收的征收管理是国家行使征税权力, 指导纳税人正确履行纳税义务, 对日常税收活动进行有计划地组织、管理、检查的重要手段, 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第一线工作。它是税务管理的核心,这是因为:国家的税收政策,要通过征收管理去贯彻执行; 国家财政收入的大部份要通过税收的征收管理去组织实现, 税收促进企业加强经济核算的作用, 在某些方面要通过征收管理去具体体现;税收作为国家伸向企业的信息系统和一支经济监督力量, 要通过征收管理去发挥, 税务机构的设置和税务干部的配备, 要考虑有利于征收管理工作进行。并且对税务管理的各项具体程序和要求, 也作出了统一而明确的规定, 从而使我国的税务管理有了一项比较健全、完善的法律制度和法律体系。从建国到 1986 年,我国税收法律、法规是采取分税立法的原则, 各税种的实体部份与程序部份都分别写在每一种税的税法 60 或法规之中, 税务管理的基本内容分散地体现在各个单位的税法或法规之中,既不统一,又不规范。 1986 年4月1 日,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暂行条例》,第一次将国内税收征管中的各项税务管理的内容进行了统一; 1992 年9月4 日通过, 1993 年5月1 日开始实施我国第一部税收征收管理法律(简称原征管法) 2001 年5月1 日起开始实施新征管法。原征管法实施 6 年来,壤塘县地税局按照“法治、公平、文明、效率”的新时期治税思想, 坚持“一心一意搞征管, 集中精力抓收入”的工作思路, 进一步深化两个转移, 把税收工作重心转移征管, 转移到基层, 以先城市、后农村的实施步骤, 对城区征管现代化、科学化、规范化管理, 对农村征管社会化、多样化、法制化管理。坚持“以申报纳税和优化服务为基础, 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检查”的征管改革;坚持依法治税, 规范统一, 整体协调, 实用易行, 监督制约的基本原则, 推进建立纳税人自行申报纳税制度, 建立税务机关和社会中介组织相结合的服务体系, 建立以计算网络为依托的管理监控体系。建立以征收功能为主的机构设置体系税收法制化建设逐步加强, 依法治税、从严治队思想从而得到了进一步贯彻落实。税收管理模式为“征管、检查”两分离, 在直属税务所实行“征、管、查”三分离陆续实现了“专管员”从管户制向管事制的专变。基本上实现了税务机关对纳税人“保姆式”管理向纳税人依法自觉主动申报纳税的转变。 61 新的《征管法》实施后, 壤塘县地方税务局认真贯彻执行“加强征管,堵塞漏洞,惩治腐败,清缴欠税”的新时期治税思想, 坚持“带好队、收好税、执好法、服好务”的工作思路认真做好“依法治税, 从严治队, 科技加管理”三篇文章, 按照以申报纳税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 强化管理”的征管模式运行。税收征收管理方式由“粗放经验型”向“科学精细型”和“简约规范型”转变,“科技加管理”的新思想逐步形成试点推行信息化支持下
第二章税收征收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