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耳目》评课稿
《口耳目》评课稿
《口耳目》是小学语文第一册识字、写字教学的第二课,文中的 12
个字都是象形字 , 并且配有形象的图片。新课标要求 , 识字教学应在符
合一年级学生身心特点和认识规律的前提下 ,调《口耳目》评课稿
《口耳目》评课稿
《口耳目》是小学语文第一册识字、写字教学的第二课,文中的 12
个字都是象形字 , 并且配有形象的图片。新课标要求 , 识字教学应在符
合一年级学生身心特点和认识规律的前提下 ,调动学生识字积累的热情 ,
进行自主性和创造性学习。潘老师执教本课 ,对教材进行了透彻的分析 , 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条理清晰。
一、课堂生动有趣。
一年级孩子的注意力是无意注意为主 ,他们的注意力不稳定、不持
久 , 容易分散 , 但他们对色彩艳丽、活动的事物感兴趣。潘老师一开始
就以谜语导入 ,用游戏的方式吸引学生。课堂中间时段还安排了课中操 ,
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最后以游戏“摘桃子”来完成识字 的检查,学生在课堂上始终充满兴趣。
二、重视课堂常规。
一年级的学习常规是相当重要的 ,潘老师在一开始就十分重视学生
学习常规的培养 , 在一些学在
心。比如“小小手——放放好”、“一二三——静下来”“小眼睛— —看老师”“小耳朵——仔细听”等等。
三、教学方法多样。
1 / 2
《口耳目》评课稿
潘老师教学 12 个生字时,从出示实物图到象形字再到现代字,层次
分明 ,又方法多样。给生字分类、找朋友、顺口溜、谜语等多种方法 , 让识字教学不再枯燥乏味。
四、联系生活,抓住一切契机对孩子的行为进行教育。
当教学到“鸟”字时,告诉孩子们要保护小鸟。
总之 , 潘老师的这节课生动活泼、扎实有效 ,师生的互动形成了课
堂上的亮点 , 值得学习。有一些小的细节还需注意 , 当最后一个环节
“摘桃子”时 ,很多孩子抢着要读 ,都想得到老师手中漂亮的桃子卡片 ,
却没有倾听其他孩子的发言。在这个时候 ,可能也时对常规教育的一个 好机会,可以把机会给一切“会倾听”的孩子。
-
2 / 2
《口耳目》评课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